七言 四十七
別來洛汭六東風,醉眼吟情慵不慵。
擺撼乾坤金劍吼,烹煎日月玉爐紅。
杖搖楚甸三千里,鶴翥秦煙幾萬重。
為報晉成仙子道,再期春色會稽峰。
別來洛汭六東風,醉眼吟情慵不慵。
擺撼乾坤金劍吼,烹煎日月玉爐紅。
杖搖楚甸三千里,鶴翥秦煙幾萬重。
為報晉成仙子道,再期春色會稽峰。
自從分別后,洛水之畔已經過了六個春天。我醉眼朦朧,吟詩的興致說懶也不懶。金劍揮舞似要撼動乾坤,發出怒吼;玉爐中似在烹煎日月,一片火紅。我持杖漫游楚地三千里,如仙鶴在秦地的云煙中高飛,穿越重重云霧。我要向晉成仙子傳達消息,期待下次在會稽峰再賞春色。
洛汭(ruì):洛水入黃河處,這里指洛水一帶。
東風:指春天。
擺撼:搖動、震動。
烹煎:這里有熔煉、運轉之意。
楚甸:楚地的郊野。
翥(zhù):飛舉。
晉成仙子:具體所指不詳,可能是作者的一位友人。
會稽峰:會稽山的山峰,在今浙江紹興。
由于資料有限,難以確切知曉此詩具體創作背景。但從詩中可推測,作者與“晉成仙子”分別已久,在經歷了多年的游歷后,內心既有對過往時光的回顧,也有對未來相聚的期盼。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,作者借詩抒發個人情懷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的豪情壯志、對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與友人的約定。其突出特點是氣勢雄渾、想象豐富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作者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情感世界。
朝游高廟角檐鉤,暮拜禮堂星月侔。楚客適秦無彼此,諸天之下竟誰留。
既圓仍復碎,才滿又還傾。一掬銅仙淚,終宵泣到明。
郎馬無憑似蟢蛛,也有游絲在路途。儂心好似春蠶繭,鎮日牽絲不出廬。
茗椀映花光,春明話夕陽。別離一揮手,飄泊幾回腸。蜀道青天上,蠻荒碧海旁。云龍韓孟意,相逐莫相忘。
秋風吹嫩碧溪莼,春韭寒菘別置倫。入手細牽青不斷,盈筐滿貯綠仍勻。許同玉膾成雙美,未數金盤饌八珍。多渴長卿愁內熱,謝他清淡養天真。
默默長年有所思,世間談笑強追隨。蒼髯欲出朱顏謝,更覺求田問舍遲。
山前雙樹翠成陰,彷佛祇園地布金。大士除疑融圣教,老禪說法震雷音。定中隱隱聞清磬,別后迢迢郁此心。回望石城煙寺遠,一江風雨有龍吟。
雨色來扣窗,為喚幽人起。相聞不相見,請燈照窗鄙。相見不可往,極治聃所喜。中心有深契,豈在密共倚。造物限物類,固未隔神思。
秦時郡府漢時官,珥筆驅車此地難。獨有使君飛篆處,不教郎吏竊符還。江山直與風猷并,魚鳥猶知德澤寬。能使聲名媲劉寵,千秋再選一錢看。
我嘗持使節,幾到于越城。駐節訪隱君,知有松坡名。松坡不嗜進,雅重月旦評。道義施一鄉,濟利良匪輕。一經授佳器,卓卓蜚英聲。登科作師儒,能使斯道行。乃知松坡德,流衍在后生。茲已作古人,聞之欲沾纓。鄱湖水已落,弋溪鳥空鳴。欲養不可回,孝子難為情。勖哉圖顯揚,終可慰九京。
貞婦生江南,少小稱豐秾。委身事良人,相與歡笑同。良人去不返,兩鬢常蓬松。謂言有膏沐,未識誰為容。日日上山望,水遠山復重。藁砧竟不來,望望終無窮。一朝化作石,僵立由天公。天公表堅貞,令與山始終。仙衣繡蘚暈,寶髻搖花叢。滔滔日月逝,此石存高峰。清名閱千古,勁節摩蒼穹。恨無采詩官,作詩頌遺蹤。用之邦國間,庶以消淫風。
滿地花陰翡翠涼,半簾紅霧水晶香。黃鸝似惜春無主,啼遍宮門不過墻。
軟風無浪草無煙,晴日瀧中好進船。齧石遠泉添瀑布,燒林峣嶺足畬田。且尋花溜聽琴韻,莫向苔磯數酒錢。自是桃源堪避世,津人休記義熙年。
投老歸來一幅巾,尚私榮祿備藩臣。芙蓉堂下疏秋水,且與龜魚作主人。乞得膠膠擾擾身,五湖煙水替風塵。祇將鳧雁同為侶,不與龜魚作主人。
睡眼?松未爽時,一聲杜宇頓開眉。不須報道思歸樂,今我真歸不用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