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居詩二十四首 八
心心心不住希夷,石屋巉巖鬢發垂。
養竹不除當路筍,愛松留得礙人枝。
焚香開卷霞生砌,卷箔冥心月在池。
多少故人頭盡白,不知今日又何之。
心心心不住希夷,石屋巉巖鬢發垂。
養竹不除當路筍,愛松留得礙人枝。
焚香開卷霞生砌,卷箔冥心月在池。
多少故人頭盡白,不知今日又何之。
心中不執著于虛無玄妙之境,居住在險峻石屋中兩鬢發絲垂落。養竹時不除掉擋路的竹筍,愛松就留下妨礙人的樹枝。焚香打開書卷,臺階上似有云霞生出;卷起簾子靜心冥想,明月映在池中。多少老朋友頭發都白了,不知如今又去了何方。
心心心:強調內心。
希夷:指虛寂玄妙的境界。
巉巖:險峻的山巖。
砌:臺階。
卷箔:卷起簾子。
冥心:靜心,使心境寧靜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應處于一種遠離塵世、隱居山居的生活狀態。當時可能社會紛擾,詩人選擇在山林中尋求內心的寧靜,在山居生活中感悟人生,由此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閑適與寧靜,突出詩人淡泊的心境。其特點是通過日常山居生活細節描寫,營造出清幽意境。在文學史上,這類山居詩豐富了古代隱逸文學的內容,反映了文人對自然和內心寧靜的追求。
敵帳夢回驚日處,都城心切望云時。班立青云腰佩玉,手持洪造印涂金。野田無雨出龜兆,湖水得風生縠紋。路行歸雁不到處,家在長江欲盡頭。霜后木奴香噀手,秋來云子滑流匙。欲識慶源何自遠,大川東去未渠央。寒無蟹螯持,猶覺非故圍。三君赫奕今誰在,百謫風流故自賢。應物聊為小乘禪。
早負經綸濟世才,翩然杖錫謁金臺。孔明原自隆中起,仲晦都傳薊北來。翊贊圣明清宇宙,吹噓賢俊出塵埃。功成特拜三孤命,烈烈聲光際上臺。
城荒古木郁孤峰,返照浮煙紫翠重。匠去壚邊無宿火,劍飛天外已成龍。二都聲價留空匣,六代河山罷戰鋒。寄語群星時聚會,斗間休遣白云封。
正是行廚薦野蔬,多情野老送江魚。細詢漁釣知何樂,解道綸竿自養愚。金錯飛聲初膾玉,銀盤放箸且推書。殷勤更欲沽僮仆,食罷還應問有馀。
撥盡浮云即太清,杳無聲臭更何聽。洗心齋戒惟周易,玩意危微自壁經。逐外萬般俱幻妄,靜中孤竅出虛靈。太陽洞揭中天照,頓失螢光與眾星。
古人一忠厚,今人尚浮誇。裘馬縱馳騁,酒食恣喧嘩。文章逞輕薄,荒唐欲名家。立言多不根,滔滔浩無涯。吾思矯其弊,至誠斯可嘉。六經不可及,何須誦南華。
二月被裘凍欲僵,寒衾如鐵擁胡床。使人遙憶江南月,楊柳春風燕子忙。
偉岸棱棱似立朝,巍峨冠劍想風標。可憐有貌無肝膽,何用昂然近紫霄。
強對青燈酒,遙瞻白發親。愁深知有夜,客久似無春。短燭千山夢,虛舟萬里身。梅花東閣外,又向故園新。
幽山凈土,生此芭蕉。無心起喻,覺路非遙。
絕壁藏深塢,仙臺俯碧空。數篁一蕭瑟,我欲御長風。
汀蒲漠漠水盈盈,復有江花相映明。夾岸旌旗搖日色,太平簫鼓泛春聲。
聞君有遠游,請賦遠游篇。上陳道里遙,下感時序遷。茫茫九州外,歷歷秦漢前。山行豈無車,水汎亦有船。豺虎忽縱橫,蛟龍方糾纏。井邑化為灰,墟里但荒煙。人生非鴻鵠,何以周八埏。君行忽踟躕,惜此全盛年。寶劍珠玉匣,結駟青連錢。談辨三軍帳,笑歌五侯筵。會合鄙毛遂,功成羞魯連。落日臨廣陌,回風激繁弦。此別誠艱虞,忍為離緒牽。不見里巷兒,封侯起關邊。毋為北郭叟,白首事太眩。
潭深難覓鎖,寺古尚懸鐘。萬籟清宵寂,驚人曉暮中。
九氣合大梵,鴻濛啟神霄。上披三素云,靈宮郁岧峣。群真翊羽蓋,絳節凌回飆。粲粲霏玉葩,瑯瑯歌洞謠。凝神息萬慮,遐齡比松喬。稽首無為化,永言贊昌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