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大愿和尚順世三首 一
王室今如毀,仍聞喪我師。
古容圖得否,內院去無疑。
岳鬼月中哭,松龕雪次隳。
直須文五色,始可立高碑。
王室今如毀,仍聞喪我師。
古容圖得否,內院去無疑。
岳鬼月中哭,松龕雪次隳。
直須文五色,始可立高碑。
如今王室如同被毀壞一般,又聽聞我的師父圓寂了。能否畫下他往昔的容貌,他去往佛國凈土無疑了。山岳之鬼在月中哭泣,松樹環繞的佛龕在雪下坍塌。必須有五色神筆寫出的文章,才配為他立起高大的碑。
順世:佛教語,指僧人去世。
王室今如毀:形容王室衰敗。
內院:指佛教的凈土。
隳(huī):毀壞。
文五色:傳說江淹夢筆生花,后以“五色筆”比喻文才高妙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從“王室今如毀”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動蕩、衰敗時期。詩人聽聞敬重的大愿和尚圓寂,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,既有對和尚離世的悲痛,也有對社會現狀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大愿和尚的離世,突出特點是將社會衰敗與個人悲痛相融合。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,但體現了詩人對師父的敬重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。
玉仙鴻福最先春,今日枝頭歷虜塵。千里無非逃難客,二年誰是看花人。偶來水國充饑易,況有儒冠請益頻。天地雖窮吾道在,圖書焚盡更重新。
栽得淩霜菊,幽香繞砌邊。譜傳彭澤后,派得濟陽延。隙地三弓辟,疏籬六枳編。高枝全著露,細蕊半含煙。選種分盆植,移根帶土遷。開成云五色,塞破屋三椽。佳號龍須錫,芳名虎齒傳。朝衣馀古制,如意妙天然。品目標牌記,花葩壓架鮮。欹風顫竹外,傲雪佔梅先。游賞邀人共,栽培賴主賢。張燈開夜宴,折柬啟賓筵。小雨塵清俗,虛堂境若仙。屐聲知客到,岕片喚童煎。香熟中山釀,甘分下若泉。盟尋蓮社約,坐比筍班聯。爛漫花圍壁,酣嬉酒泛船。爭猜枚勝負,喜脫帽蹁躚。畫設陶公像,詩分杜老箋。感時憐大阮,玩世笑張顛。狂尚容吾輩,顏看霽老天。云收千里凈,月放一輪圓。良會誠堪惜,閒情未許捐。燭光搖醉臉,花影落吟肩。佳話申前席,清游訂后年。馨香期共葆,此樂永綿綿。
韋平家世燕許筆,文采風流俱第一。臨池灑翰自天性,精能上與顏楊匹。水鏡衡才玉尺量,陰陰桃李在門墻。君稱提瑟升堂者,我亦追隨弟子行。蓬萊浪高引舟處,何期海畔生童桑。家書乃在歲丁丑,舊學甘盤資啟牖。湖山收身早在念,淡泊豈落疏傅后。處人骨肉良大難,升沈有數非偶然。身后易名無溢美,此心皓月當中天。平生一掬羊曇淚,東城寂寞回車地。泰山流落只毫芒,后五百年彌珍貴。
云橫金嶺迷驅轍,水溢沂河卷斷梁。預祝愁霖貫秋序,留君行色到重陽。
柳市南頭第幾家,群來車騎訪煙霞。小山已結叢生桂,荒徑猶存舊種花。共愛初衣搴薜荔,為留歸棹泛蒹葭。羨君不以東陵貴,自有青門五色瓜。
海珠江頭披綠蓑,春風秋雨共漁歌。而今釣艇橫江浦,鳣鮪年來柰爾何。梅花未發菜花香,坐到東風日漸長。買菜供餐無那少,尋梅沽酒只消狂。
出城一里已村寺,況有山翠墮馬前。殿閣連空半煙霧,清涼何處是西天。西來紺宇郁重重,金地爐香隱碧峰。馳道綠楊三十里,夕陽應扣下山鐘。芳郊草色欲浮空,處處垂楊隱梵宮。信馬獨行隨所適,帝城春在雨花中。天花萬樹寶宮來,云際千峰向水開。聞道湖村佳景色,斷煙疏柳出樓臺。
草色連云色,山光接水光。危樓一百尺,旅雁兩三行。
春來春去當春仲。舊事如春夢。無情綠柳系相思。不盡江頭流水、去遲遲。吳宮楚館今誰在。嘆息年華改。一朝風雨暗芳洲。白日光輝何處、照重樓。
屋外山光碧四圍,幾株松桂傍山扉。何妨移竹供瀟灑,自愛開樽對翠微。啼鳥聲中驚節換,寒梅枝上報春歸。獨憐遠客風塵里,回首年年憶釣磯。小小亭臺短短墻,茅齋靜處著繩床。排檐寒色幾竿竹,隔座輕煙一瓣香。明鏡未容悲歲晚,青山也解笑人忙。年來飽飯便便睡,夢里身如在故鄉。霜風悽慘歲華深,木落空庭噪暮禽。猶有翠筠堪志節,豈無碧水可澄心。浮生跡似漂流梗,造士功慚躍冶金。草閣捲簾時自遣,孤吟遙對白云岑。
平山闌檻倚晴空。山色有無中。手種堂前垂柳,別來幾度春風。文章太守,揮毫萬字,一飲千鐘。行樂直須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
迢迢渰水上,有亭曰寒光。水天散鷗鷺,四望山蒼蒼。向來于湖翁,詩詞題屋枋。幾思一遨游,歲月飛羽忙。聞有白龍寺,石塔標鐵梁。老僧頗能吟,年來曾游方。須乘未歸前,秋晴呼野航。
暮山秋水澹橫姿,拄杖乘閒野步遲。清響一聲崖栗墮,笑看鼯鼠暗跳枝。
天迥孤帆隱約歸,茫茫殘照欲沉西。寒鴉散亂知多少,飛向江頭一樹棲。
指江鄉。有一繩斜界,采采水中央。鞋角同尖,弓腰比曲,青翠堆滿筠筐。趁秋老、風檐高掛,任兒童、讒口不教嘗。幾日西風,銷磨玉質,干透瓊漿。看取晶盤盛到,似瘦來家令,老去秋娘。面目雖皴,腰肢盡細,多少余味包藏。還自笑、形骸槁木,論風調、與爾最相當。但博饒甜作相,休惜年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