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塞下曲七首 七
萬戰千征地,蒼茫古塞門。
陰兵為客祟,惡酒發刀痕。
風落昆侖石,河崩苜蓿根。
將軍更移帳,日日近西蕃。
萬戰千征地,蒼茫古塞門。
陰兵為客祟,惡酒發刀痕。
風落昆侖石,河崩苜蓿根。
將軍更移帳,日日近西蕃。
經歷了千萬次征戰的地方,是那蒼茫的古塞城門。陰魂化作厲鬼來作祟,劣質的酒引發刀傷的疼痛。狂風刮落昆侖山上的石頭,河水沖垮苜蓿的根。將軍不斷移動營帳,一天天靠近西蕃。
古塞門:古老的邊塞城門。
陰兵:指戰死沙場的士兵的鬼魂。祟:作祟。
惡酒:劣質的酒。刀痕:指戰士身上的刀傷。
昆侖:昆侖山。
苜蓿:一種植物,原產西域,漢代傳入中原,是戰馬的飼料。
西蕃:指西部的少數民族部落。
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唐朝邊疆戰事頻繁時期。當時邊疆地區時常發生戰爭,士兵們長期征戰,生活艱苦,邊疆環境惡劣。詩人通過對邊塞景象和戰爭情況的描寫,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和邊疆局勢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邊塞戰爭的殘酷和邊疆環境的惡劣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、意境陰森,生動展現了邊塞生活。在文學史上,它豐富了邊塞詩的內容,體現了詩人對戰爭和邊疆問題的關注。
津鼓匆匆,猶記得、故人相送。春江上、鳥啼花影,馬嘶香鞚。情逐陽關金縷斷,淚和楊柳春絲重。算別來、幾度月明時,相思夢。 山萬疊,愁眉聳。春一點,歸心動。問風儔月侶,有誰游從。百里家山明日到,一尊芳酒今宵共。任樓頭、吹盡五更風,梅花弄。
初弦月掛林梢,又一番西園,探梅消息。粉墻朱戶,苔枝露蕊,淡勻輕飾。玉兒應有恨,為悵望東昏相記憶。便解佩、飛入云階,長伴此花傾國。 詩腰瘦損劉郎,記立馬攀條,倚闌橫笛。少年風味,拈花弄蕊,愛香憐色。揚州何遜在,試點染吟箋留醉墨。謾贏得、疏影寒窗,夜深孤寂。
開遍寒梅萼。正東皇、排酥砌玉,幻成樓閣。十萬瓊琚仙女隊,來趁春光游樂。向醉里、玉簪輕落。零亂不知何處去,甚人間、一夜東風惡。吹起在,畫檐角。 參差向曉森如削。似吳姬、妝殘粉指,向人垂著。好似西園筍瘦,紅錦衤朋兒乍剝。且莫遣、兒童敲卻。擬辦羔兒香甕酒,喚劉叉、來醉尊前約。吟好句,再描摸。
湖光冷浸玻璃,蕩一餉薰風,小舟如葉。藕花十丈,云梳霧洗,翠嬌紅怯。壺觴圍坐處,正酒醁吹波紅映頰。尚記得、玉臂生涼,不放汗香輕浹。 殢人小摘墻榴,為碎掐猩紅,細認裙褶。舊游如夢,新愁似織,淚珠盈睫。秋娘風味在,怎得對銀釭生笑靨。消瘦沈約詩腰,仿佛堪捻。
細雨霏霏不濕衣,山前山后亂鶯飛。 過橋春色緋桃樹,臨水人家白板扉。 此地酒簾邀我醉,隔船簫鼓送人歸。 清游恐盡今朝樂,回首閶門又夕暉。
醖藉中涵廊廟姿,詩文者好見宸批。 只蒙四字君五寵,蟻虱微臣不用題。
檀板且教停,花嬌不耐驚。 日融鶯語滑,風軟蝶身輕。 縷篆銷春晝,游絲弄晚晴。 誰家楊柳院,笑語雜棋聲。
休把持來只管催,也曾對菊賦歸來。 閑云自笑出山去,未雨如何便得回。
離別無遠近,事歡情亦悲。不聞車輪聲,后會將何時。 去日忘寄書,來日乖前期。縱知明當還,一夕千萬思。
自側金卮,臨風一笑,酒容吹盡。恨東風、忙去熏桃染柳,不念淡妝人冷。驚鴻去後,輕拋素襪,杳無音信。細看來,只怕蕊仙不肯,讓梅花俊。
厭厭微步出深宮,露濕紅綃怯晚風。 爭信長門今夜月,肯分清影照梧桐。
揚雄宅里曾相識,甫里祠前會面時。 白日過門應問字,青春別墅只圍棋。 隔溪水漲桃花屋,深巷雞鳴桑樹枝。 甚欲相從二三子,篝燈細雨共談詩。
春寒時節病頭風,惆悵年華逝水同。 世事總如春夢里,雨聲渾在杏花中。
采蓮女,采蓮舟,春日春江碧水流。蓮衣承玉釧, 蓮刺罥銀鉤。薄暮斂容歌一曲,氛氳香氣滿汀洲。
梅花雪白柳葉黃,云霧四起月蒼蒼,箭水泠泠刻漏長。 揮玉指,拂羅裳,為君一奏楚明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