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八
曉色千檣去,長江八月時。
雨淙山骨出,橰擉岸形卑。
野水畬田黑,荒汀獨鳥癡。
如今是清世,誰道出山遲。
曉色千檣去,長江八月時。
雨淙山骨出,橰擉岸形卑。
野水畬田黑,荒汀獨鳥癡。
如今是清世,誰道出山遲。
清晨天色里眾多船只離去,正是長江八月的時候。雨水潺潺讓山巒的脈絡顯現,水碓搗擊使江岸顯得低矮。野外的積水和畬田一片烏黑,荒汀上一只鳥兒呆呆佇立。如今是清平之世,誰說出山太遲呢。
千檣:眾多的船。檣,船的桅桿,代指船。
淙:流水聲。山骨:指山巒的脈絡。
橰(qiáo):古代井上汲水的工具,這里指水碓。擉(chuò):搗擊。
畬(shē)田:焚燒田地里的草木,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種方法。
清世:清平之世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秋末乘船進入匡山時所作,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的清平時期,詩人在途中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描繪秋末長江行船所見之景,展現荒疏清寂之境。尾聯點明主題,表達對清平之世的肯定,體現詩人積極入世的心態,在寫景抒情詩中有一定特色。
廿五年華劫兩經,果真坎坷午頻丁。
層層山岳翻湖海,莽莽乾坤付醉醒。
厄閏黃楊惟及木,災傾白屋剩殘瓴。
傷心周道成荊棘,蒿目時艱地豈靈。
竹里開門聽早雞,露華濃裛野棠低。美人為政容樗散,澤畔行吟信杖藜。
彩鹢去時寒臘盡,白鷗宿處水云迷。分明記得重來約,凈埽蓬蒿候馬蹄。
海闊波澄曙色新,昨宵何處守庚申。懸知激濁揚清者,不是浮家泛宅人。
破浪乘風增壯志,普天率土盡陽春。憑君手策羲和馭,凍解冰消下釣綸。
翹首郎星媚遠天,琴書同上米家船。掛帆夜渡橫江雪,擊楫晴分海市煙。
村舍椒盤供獻歲,田家雞骨報豐年。詩情到處堪乘興,為寄陽春及野禪。
日射彤云接舳艫,攝提初轉靖萑苻。定隨飛舄朝雙闕,豈效扁舟泛五湖。
兩岸新畬催布谷,隔江春鳥喚提壺。幾年官舍清如水,似此元朝不可無。
世事不復問,
舊書時一首。
滿眼皆詩料,詩成稿自添。好山長在眼,終日不垂簾。
風度云行水,鳥隨花墮檐。爐香窗下坐,飛絮上書簽。
蕭然一弊廬,門巷似樵漁。雞犬情相得,山林樂有馀。
霜濃黃木葉,雨過綠園蔬。獨坐寒窗下,時看未見書。
乘興飛帆別翠峰,
水光春靜冷涵空。
到人若問曹溪意,
祇報盧能在下風。
折腰猶作吏,甲乙濫科名。
君已郎官貴,我為山水行。
春云障濰曲,秋月隔滄瀛。
天際孤鴻渺,何時向北征。
江南好,最憶石頭城。
孫楚樓邊春系馬,莫愁湖畔夜彈箏。
佳麗勝西京。
人海投身未作謀,多君送我思何周。
江干燈火殘宵月,客里林園臨別游。
攜手何當歌有道,客居聊得顧無憂。
入關志氣無能勵,望遠憑高莫自愁。
南北分飛悵各天,
輸他先我著歸鞭。
欲逃世網無多語,
莫遣詩名萬口傳。
新花猶未出圓荷,
月射風翻卷翠波。
對酒強須通夕醉,
暑天清景此為多。
狂奴肯顧安車聘,
祗愛東陽七里灘。
誰道世間人不識,
客星光射紫微寒。
如此江山無人管,神州陸沉重見。祖脈昆侖,長流揚子,延得文明一線。天涯目斷。看地盡堯封,疆分禹甸。一發中原,黃權濩落手誰援。
古今豪杰何限。那二十四朝,底事龍戰。莽莽歐風,沉沉墨雨,何似蓬萊清淺。茫茫震旦。概前代滄桑,幾經天演。民族潮流,一聲聲拍岸。
越羅冷薄金泥重。鈿合碧寒龍腦凍。繞徑全低月樹枝,峰影暗隨云水動。
銀箏夜久殷勤弄。花落石亭添別夢。一紙鄉書淚滴穿,空廊鳥啄花磚縫。
櫻花永巷垂楊岸。桃葉傳情竹枝怨。滿庭芳草易黃昏,一去那知行近遠。
寶匣塵昏蟬鬢亂。斜插玉釵燈影畔。錦囊封了又重開,千里夢隨殘月斷。
練江蕭灑凈環城,鳳去臺空月自明。
登覽每乘秋日霽,詠歌常揖晚風清。
香消篆火添云母,露濕琴書瀉水晶。
歸客滿身花竹影,恍疑人世是蓬瀛。
茅屋三間,槐庭一葉,金鳳乍入繩床。年年此際,涼思滿奚囊。
廿載黃梁夢境,一撒手、轉眼荒唐。間消受,幽花文蝶,秋水玉簪香。
商量。喜計日,東籬綻蕊,紫蟹迎霜。問誰家新釀,早熟先嘗。
萬事休教掛齒,驚魂魄、利鎖名韁。登高處,遠山蕭颯,孤雁度斜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