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四
匡阜層層翠,修江疊疊波。
從來未曾到,此去復如何。
水廟寒鴉集,沙村夕照多。
誰如垂釣者,孤作鬢皤皤。
匡阜層層翠,修江疊疊波。
從來未曾到,此去復如何。
水廟寒鴉集,沙村夕照多。
誰如垂釣者,孤作鬢皤皤。
廬山層層翠綠,修江浪浪疊波。我從來沒到過這里,這次去又會怎樣呢。水神廟前寒鴉聚集,沙灘村落夕照滿目。誰能像那垂釣的老人,獨自白發蒼蒼。
匡阜:指廬山。
修江:水名,今名修水,在江西西北部。
水廟:祭祀水神的廟宇。
皤皤:形容頭發白色。
作者在秋末乘船前往匡山途中創作此詩。當時可能是作者首次前往匡山,對未知行程充滿遐想,秋末的景色也觸動了他的情思。
這首詩主旨是作者秋末前往匡山途中的所見所感,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,但生動展現了詩人心境與秋景之美。
佐時興王,根本重任。式贊治平,畫一之政。謙謙其退,翼翼其恭。一代元臣,高朗令終。
春似酒杯濃,醉得海棠無力。誰染玉肌豐臉,做燕支顏色。送春風雨最無情,吹殘也堪惜。何似且留花住,喚小鬟催拍。
拮據不可任,薙葺遂斯隱。此生與物遷,秋風吹□蕣。清涯錯冰花,梧筱多凄韻。河宿縆高臺,纖阿蕩無暈。恒抱今故心,盈虧誰與問。張君既敞博,黃子復凊溫。井閏列歐徐,坐注菁華潤。斟酌盈尊酒,洗我胸中吝。務為良夜觀,庶遣白駒詠。
春燈欲盡曉雞啼,殘月影中征馬嘶。為語相逢不消喜,相逢終有道分離。
二月返鄉社,四月即長道。兒童隘巷觀,高士隔溪笑。
古渡荒城瞰碧天,蔦蘿斜掛夕陽煙。寒溪不斷流今古,楓葉辭秋過客船。
夫君活國手,愛此隱仙字。行再出刀圭,可使民久視。
伽籃記古,漚綠憑荒,游衍能共。水檜云松,空認李唐移種。土偶愁聞桃梗語,刀兵暗襲蓮根孔。總蕭條、剩祝雞籬落,冠蔬畦甕。更莫問、南強花事,鐵柱終埋,珠鞍誰控。宛宛流年,付與劫塵飛送。無限江山成一唾,至今煙雨都如夢。晚歸來,怪東風、未消余凍。
世有忠貞舊,名高少俊班。只緣求菽水,不免別家山。絳帳移鄰郡,清溪接峒蠻。河陽賢令尹,相俟百花間。
鄭侯風概似虞薰,醉飽初疑對苾芬。一日君嘗南浦水,六年我踏寶峰云。詩情賦物已聞命,山色溪光儻見分。群盜何曾念王粲,相逢聊喜見斯文。百濯生香真寶薰,中泠取水挹清芬。素娥影落秋宵月,白鶴翎翻春晝云。俗客來依禪客住,林花自與雨花分。扶傾不假迂儒力,敢倚筆端能綴文。
行藏自昔貴因時,莫使傍人更起疑。玄圣春秋非我事,先天圖畫是心期。放言不論人長短,考古惟求道盛衰。幸有簞瓢能免死,何妨隨分老耘耔。
園陵報祀開秋序,驄馬追趨出帝城。四塞云山隨遠近,二儀風雨自陰晴。金支掩映蛟龍色,玉殿蒼涼燕雀聲。悵望軒轅弓劍在,青霄沾灑不勝情。
督亢陂荒蔓草生,廣陽宮廢故城平。秋風易水人何在,午夜盧溝月自明。召伯封疆經幾換,荊卿事業尚虛名。黃金不置高臺上,似怪年來士價輕。
風帶寒,枝正好,蘭蕙無端先老。情悄悄,夢依依,離人殊未歸。褰羅幕,憑朱閣,不獨堪悲搖落。月東出,雁南飛,誰家夜搗衣。
憶上元龍刻燭壇,大床曾借臥袁安。東郊試藝鴉翎箭,西寺尋芳豹革鞍。亭檻來薰晴鳥媚,柁樓銜月曙雞寒。拊髀當慰思才嘆,悵望非因惜阻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