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九
壍鳥毛衣別,頻來似愛吟。
蕭條秋病后,斑駁綠苔深。
珠翠籠金像,風泉灑玉琴。
孰知吾所適,終不是心心。
壍鳥毛衣別,頻來似愛吟。
蕭條秋病后,斑駁綠苔深。
珠翠籠金像,風泉灑玉琴。
孰知吾所適,終不是心心。
壕溝邊鳥兒羽毛與眾不同,頻繁飛來好似喜愛吟詩。秋時病后景象蕭條冷落,綠苔斑駁長得十分幽深。珠翠裝點著金色佛像,風泉之音灑落在玉琴上。誰能知道我所追求的,終究不是世人所看重的名利之心。
壍(qiàn)鳥:壕溝邊的鳥。壍,同“塹”,壕溝。
毛衣:指鳥的羽毛。
蕭條:寂寞冷落,毫無生氣。
斑駁: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,花花搭搭的。
珠翠:珍珠和翡翠,這里指裝飾佛像的物品。
孰知:誰知道。
適:往,歸向,引申為追求。
心心:指世俗名利之心
貫休一生經歷坎坷,長期過著云游和禪居生活。此詩可能創作于他在桐江閑居期間,當時他或許經歷了疾病困擾,在這種情境下,他遠離塵世喧囂,于閑居中感悟人生,從而創作了此詩,以表達自己對世俗的超脫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名利的不屑,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營造出清幽孤寂的意境。在文學史上,體現了貫休詩歌獨特的禪意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絕道喪,今幾年,善俗如灰不得然。士知茍祿為得計,偷生忍恥不自憐。嗟嗟此婦乃爾賢,不本教育由天全。信茲秉彝不可泯,直與天地相后先。太行西北黃云邊,平蕪落日生寒煙。高節凜凜誰當傳,后人歌我節婦篇。
寶冊金章降圣朝,峴山襄水郁岧峣。襄江浪偃迎龍節,峴首云開接使軺。
蹀躞三撾意未平,涼宵顧曲每同行。相思只在歌聲里,解事今誰青兕生。
寒山寺里立斜暉,只有垂楊自在垂。不待新亭成灑涕,向來已識寧馨兒。
夜中見月渾忘寐,曉起看山祇獨吟。那得文章垂不朽,已知衰老故相侵。天寒大澤龍蛇蟄,歲晚荒郊雨雪深。有客可人吾邑子,往來時得一開襟。
松門石磴隱山家,鐘鼓蕭然一院花。齋罷老僧來施食,階前馴雀趁饑鴉。
簾下風光自足。春到席間屏曲。瑤甕酥融,羽觴蟻鬧,花映酃湖寒綠。汨羅愁獨。又何似、紅圍翠簇。聚散悲歡箭速。不易一杯相屬。頻剔銀燈,別聽牙板,尚有龍膏堪續。羅熏繡馥。錦瑟畔、低迷醉玉。
茗椀薰爐久不來,曉猿夜鶴總相猜。故將野老扶衰杖,踏破山家稱意苔。
冥冥花朵隔遙山,脈脈風煙暗百蠻。曾向黃陵嘲竹里,羽毛猶帶淚痕斑。
家弟聲光石火如,孤編能博萬嗟吁。漫天風雨都秋氣,避地江湖感索居。款語十年今古淚,相憐一啄亂離馀。百家詩句牛毛密,似此微名得亦虛。
武侯人物更誰同,千載南陽說臥龍。今日子行須大手,再鐫休烈重祠中。
談藝論兵兩不窮,掀髯曾起抱冰翁。何時更上南樓醉,歷歷晴川落酒中。
未遂平生志,求田擬種瓜。天游華表鶴,井坐子陽蛙。世事一場夢,俗情三月花。興亡天不問,閱盡幾年華。
芙蕖元不植高原,插向紅爐色更鮮。拖取門前擔糞漢,滿堂金玉富熏天。
去年重失洪崖約,今日又寒徐稚盟。勝日幽期無惡客,尋僧銀色界中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