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:太和第五徹
我皇膺運太平年,
四海朝宗會百川。
自古幾多明圣主,
不如今帝勝堯天。
我皇膺運太平年,
四海朝宗會百川。
自古幾多明圣主,
不如今帝勝堯天。
我皇順應天命迎來太平之年,四海諸侯朝拜如同百川歸海。自古以來多少圣明君主,都比不上當今皇帝勝過堯帝的時代。
膺運:順應天命。
朝宗:諸侯朝見天子,比喻從屬、歸附。
明圣主:圣明的君主。
堯天:傳說堯帝時天下太平,后用“堯天”比喻理想的太平盛世。
此詩創作于太平盛世,當時國家政治清明、社會穩定,詩人為歌頌皇帝功績、彰顯國家繁榮而作。
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當朝皇帝,突出其圣明。特點是語言通俗,情感直白。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,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皇帝的尊崇和對太平的認可。
宴場禪集盛,霜幅繪毫工。
竺社同開葉,嵇姿宛送鴻。
法身寧滯相,世眼愿瞻風。
廚鑰方傳寶,非專巖壑中。
三年去國別堯云,一篋書空此謗分。
賈誼有才偏隕涕,屈原何賦不思君。
諫囊久晦沈余草,綬笥重開續舊薰。
幾日班春向桑野,漢家新詔十行文。
二月草堪愛,一番芳意還。
遠迷天泱泱,低隠雉斑斑。
細雨鮮原潤,東風古道閑。
王孫歸定否,持問桂枝山。
嫌忌蕭朱末,盈虛田竇間。
言雖甘若醴,心定險于山。
覆轍何能救,頹波遂不還。
居然孝標論,抵幾若為刪。
秋郊帳飲曙煙銷,素籥涼飔滿泬寥。
南國大沽三獻玉,西京催駕一封軺。
頻年衣敝緇塵化,幾夕文成密雪飄。
奏御前期深底處,紫清仙闕鬰岧峣。
日晏來憑檻,要知刀筆休。
晚云山曲岪,麤飯客稽留。
未覺清言減,猶堪大白浮。
狂歌誰擊節,只是自搖頭。
龍樓一品亞臺聯,佚老歸來帝養賢。
商皓嶺芝追隠伴,胡公潭菊得高年。
客盤梅熟經調鼎,宴渚舟橫舊濟川。
延閣裁章紆和曲,玉音風馭共泠然。
故山蘿蔓鎖云扉,幾夕扁舟已夢歸。
蓮社招賢移歲月,芝巖編句滿珠璣。
金刀擁雪新雕鬢,香祴欺蘭舊賜衣。
后夜吳門對霜月,懷師余意在琴徽。
雷鼓殷山春,槍苗第一新。
云供烹處碧,露餉摘時津。
甌潔凝芳乳,羅纖撼練塵。
貺予知有為,多渴思遲人。
清籞披蘭路,雕輿眷蕙辰。
漢池平浴日,溫樹暗留春。
樂石來威鳳,恩波上翠鱗。
成文傳睿唱,賡曲徧華紳。
望郎東南秀,奯然悟真理。
身雖宰官身,子即諸佛子。
畫諾閣鈴下,塵慮未嘗滓。
成金不復礦,見月詎存指。
東道整朝珂,西亭摻離襼。
無用樂山林,山林即朝市。
落照臨風細細寒,已收紋簟未收紈。
山中桂老初含紫,澤上楓多并是丹。
月過河橋低映榭,露從霄極暗供盤。
何人刻意離憂苦,不字靈均即姓潘。
良辰酒所獨持杯,目極南云首重回。
榮路久嗟冠一免,經筵貪愛?三摧。
多年道勝胸中戰,即席人推客右才。
深詔糊名求異等,佇看揮筆映天臺。
已覺新杓動,猶聞促漏余。
夜寒窮臘尾,春色并年初。
事往成追計,身羈況索居。
明朝為壽酒,無奈故人疏。
五馬新回金絡頭,方春稀訟釋南囚。
荊岑漢滸聯形勝,渚月臺風遞宴游。
自許良辰偏有感,不知清唱遂無儔。
比來酒所聞相憶,對倚層城近此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