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
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無邊。
零露積衰草,寒螀鳴古田。
茫茫區中想,寂寂塵外緣。
從此悟浮世,胡為傷暮年。
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無邊。
零露積衰草,寒螀鳴古田。
茫茫區中想,寂寂塵外緣。
從此悟浮世,胡為傷暮年。
洞庭湖上高懸著一輪孤月,秋天的景色一望無邊。寒露積聚在衰敗的野草上,寒蟬在古老的田野里鳴叫。心中涌起對世間的種種遐想,也感受到了塵世之外的寂靜。從此領悟到世事虛幻無常,何必為暮年而哀傷呢。
洞庭:指洞庭湖。
零露:即寒露。
寒螀(jiāng):寒蟬。
區中:人世間。
塵外緣:塵世之外的緣分。
浮世:人間,世事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當時詩人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,在秋夜的氛圍中,觸景生情,有感而發寫下此詩,或許詩人當時處于人生的某個階段,對世事有了新的感悟。
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秋夜之景中領悟到浮世虛幻,不必為暮年哀傷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。
肩高于頂僂生背,漫怪支離貌可憎。此世浮光爭掠影,得成形狀已難能。
葦屋蕭蕭暗市塵,縱多花柳不成春。車聲自繞東風展,不管天涯有遠人。
從容語笑見天真,交誼平生有幾人。明日分襟江上去,多情怕見柳條新。
家在東南云錦鄉,心魂元是水花香。哦詩想入秋塘境,鴛鴦驚飛一夕忙。鮫人初息露香機,花覆龍梭鳥自飛。莫向西湖問煙水,夜涼風露濕荷衣。
燈火已收正月半。山南山北花撩亂。聞說薦亭新水漫。騎款段。穿云入塢尋游伴。卻拂僧床褰素幔。千巖萬壑春風暖。一弄松聲悲急管。吹夢斷。西看窗日猶嫌短。
蒼茫鼓澤口,陶公今在么。解帶三朝事,清風萬古多。我來空懷曩,歸去詞可歌。長嘆流洄客,七載五相過。
岐路長亭復短亭,斜陽望盡草猶青。忽驚錦字云中下,如見蘭舟柳外停。西省綵衣人似玉,北堂眉壽鬢初星。鄰盟定許重來續,夢里時時接鳳翎。
烏子情孤淚滿襟,手移丘木已成陰。丹砂不換千年骨,白發空銜九地心。自托煙霞謀卜筑,每勤霜露寄登臨。傳家未得成先志,敢墜遺言付托深。
呼龍耕白云,開畦種瑤草。一犁春雨足,萬頃晴苗好。伊人靜者徒,中歲頗好道。神仙遺服食,采掇事烹搗。色如青精飯,大比安期棗。食之生羽翰,后天而終老。
舊來人說陳驚坐,真有詩如孟浩然。莫厭敲門覓紋褓,此翁衣缽要渠傳。
誰家墓道創猶新,便見禪宮跡日陳。寶地也聞歸別主,青山終是屬游人。殘僧寥落他鄉乞,古佛荒涼野魅鄰。惟有泉聲秋可聽,苔衣漠漠石磷磷。
稻梁了卻,偶有馀閒耽獨樂。薄雨澆秋,略漲前溪慢慢流。高鴻度幕,自帶西風飛宇角。視我如無,知我無人可寄書。
往年泛舟揚使旌,七月八月江水清。秋江亭上好風月,莫怪我儂忘寄聲。
陸路南來第一程,曉煙寒樹廣川城。仆夫隱隱隨車遠,官騎蕭蕭冒雨行。野店杯盤多旅況,客途風物總詩情。馳驅不覺天將晚,喜見殷勤驛吏迎。
秋心未老尚驚雷,自展殘編送酒杯。本愿琉璃香界住,卻從滟滪險灘來。詩能曲解當投火,心有難明漸向灰。如此星辰猶昨夜,天方長話費章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