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 四十三
余住無方所,盤泊無為理。
時陟湼盤山,或翫香林寺。
尋常只是閑,言不干名利。
東海變桑田,我心誰管你。
余住無方所,盤泊無為理。
時陟湼盤山,或翫香林寺。
尋常只是閑,言不干名利。
東海變桑田,我心誰管你。
我居無定所,隨心漂泊遵循無為之道。時而登上湼盤山,時而游玩香林寺。平常只是清閑度日,言語不涉及名利之事。就算東海變成桑田,我也毫不關(guān)心。
無方所:沒有固定的住所。
盤泊:漂泊、逗留。無為理:道家無為的道理。
陟(zhì):登、升。湼盤山:山名。
翫:同“玩”,游玩。
干:涉及、追求。
東海變桑田:比喻世事變化很大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應是一位追求道家無為思想、遠離塵世喧囂的隱者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世俗紛擾,詩人選擇以這種閑適超脫的生活方式來表達對現(xiàn)實的不滿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淡泊名利、超脫塵世的人生態(tài)度。其特點是語言質(zhì)樸、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,但體現(xiàn)了道家思想在詩歌中的表達,展現(xiàn)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。
石幾繩床水竹邊,上皇人臥北窗前。靜看白日長于歲,老覺青山太值錢。栩栩蝶魂通午夢,啾啾禽語攪閒眠。園林雨霽天如洗,只有茶寮一片煙。
送郎乘艇子,不作遭風慮。橫篙擲去槳,愿倒逐流去。
細味古人書,惕焉重深慚。循首以至足,百無一二三。
色相本空幻,詞人清恨多。采芳遺洛水,掬月吊湘娥。所見舊如此,牢愁今若何。徐熙能寫似,消遣為情魔。
楊王滅后少英雄,猶自澄思卻月中。已得惠妃歡喜見,方頭笑殺曲江公。朝中寂寂少名卿,晚歲雄猜氣益橫。心怕無須少年士,可憐未識玉奴兄。
秋風如夢詞心在,一度星霜。又到梅黃。雨后山眉各競妝。翻將扇底供閑筆,水泛萍香。一角林塘。小隱嫌人話首陽。
到京將一月,多半雨中春。衣潤香薰徹,囊空酒貰頻。緘書傭乞米,臥雪倦干人。獨賴云間友,相過不厭貧。
百尺絲陰拂荔磯,吹綿未共木棉飛。玉山香浦攀枝外,新綠輕輕染翠微。
隱隱鐘聲出景陽,傳宣錫宴近清光。萸觴共祝無疆壽,金鼎頻薰百和香。內(nèi)史分糕夸令節(jié),諸番入貢自遐方。鹿鳴天寶賡歌遍,擊筑何須說漢王。
峭帆亭外西山青,峭帆亭下交河明。與君相逢快握手,依然煙水尋鷗盟。維舟并坐綠楊岸,向晚天風起清漢。卻憐同是江南人,鄉(xiāng)關(guān)極目□云斷。多君示我湖上圖,花潭松堰交縈紆。彷佛此身置丘壑,幽棲那羨壺公壺。我本閑情愛空谷,欲到春城訪春谷。朗陵疊翠仙螺環(huán),崎湖蕩碧香流曲。豈知近歲羈天涯,水鄉(xiāng)不得長浮家。燕南趙北苦馳逐,云山興發(fā)徒咨嗟。即今掉頭始歸去,良知忽聚潞河路。一披畫卷開心顏,便擬漁村永晨暮。明發(fā)風催遠道舟,清游□到水西頭。陶園三徑知如昨,添得晴湖菡萏秋。
國門卿相舊山莊,圣主移來宴綠芳。簾外輾為車馬路,花間踏出舞人場。
高葉戰(zhàn)風雨,歷亂不堪數(shù)。詩思與翩翩,坐深良獨苦。
曉起官亭散曙鴉,一樽相送遠還家。臨歧暫折都門柳,后會期看上苑花。漲海天低云暝樹,越江潮落月寒沙。鄉(xiāng)園至日煩傳語,兩度辭官鬢欲華。
匡廬鏡影落鄱湖,照見禪心澹若無。波上一杯才問渡,云間五老已相呼。白蓮凈社空聞梵,紅杏仙家剩幾株。獨有高庵趺坐者,春來蔬筍未全枯。
故人為我致山雞,十里筠籠謝遠攜。繡尾喜當寒草見,錦毛愁向落花迷。仙巖尚憶棲云石,書館應憐踏雪泥。飲啄未能諳野性,題詩先遣報南溪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