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三百三首 五十五
桃花欲經夏,風月催不待。
訪覓漢時人,能無一個在。
朝朝花遷落,歲歲人移改。
今日揚塵處,昔時為大海。
桃花欲經夏,風月催不待。
訪覓漢時人,能無一個在。
朝朝花遷落,歲歲人移改。
今日揚塵處,昔時為大海。
桃花快要到夏天了,風月催促著它,它也等不及就凋謝了。去尋訪漢朝時候的人,恐怕一個都不存在了。天天花開花落,年年人變人改。如今揚起塵土的地方,從前曾是大海。
經夏:過了夏天。
漢時人:指漢朝時候的人。
揚塵處:揚起塵土的地方,指陸地。
這首詩為寒山所作,其生活于唐代,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當時社會雖有一定繁榮,但也經歷著各種變遷。寒山長期隱居山林,對自然和人生有深刻感悟,此詩可能是他在觀察自然、思考人生過程中所作,以表達對時光和世事的看法。
此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、世事無常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,哲理深刻。在文學史上,它體現了唐代詩歌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,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。
相思如三月,相望非兩宮。持此連枝樹,暫非背飛鴻。若人惠思我,擒藻蔚雕蟲。仙掌方晞露,靈烏正轉風。方假排虛翮,相與北山叢。
夜半開還闔,天心在一花。香從元氣出,獨自作春華。
碧瓦重重白石門,墓碑剝落雨苔斑。漆燈已滅精靈散,滿地西風塞草寒。
戈船報政一時新,上考書封迥絕倫。僅將內史酬康樂,誰為東吳借寇恂。行部德星毋厭數,勸農春雨不愁貧。若語進賢應上賞,于今魏相許何人。
三晉連年苦被兵,九重拊髀憶豪英。詔書更不從中御,萬里長城一委卿。
珠簾半捲微風度,新月來窺戶。博山香裊水沉煙,更聽凄涼一曲玉笙寒。惜春長怕芳菲盡,卻補春愁困。花開花落自春風,又是杜鵑聲里泣香紅。
客里逢佳節,骎骎百感招。瞻云親舍遠,望闕玉宸遙。道否憑陽泰,愁多仗酒消。何時風力便,鳴佩再趨朝。
對酒誠獨難,論詩良不易。人生如草木,臭味要相似。
玉石巖開久,人傳小洞天。冽泉飛漱玉,好鳥奏新弦。丹灶憑誰煉,禪床任客眠。紅塵渾不染,風月永無邊。
山下蘭芽短浸溪。松間沙路凈無泥。蕭蕭暮雨子規啼。誰道人生無再少,門前流水尚能西。休將白發唱黃雞。
正襟危坐待天光,兩鬢依然勁似霜。愿仰須臾階下鬼,何愁慷慨殿中狂。須知榜辱神無變,旋與衣冠語益莊。莫笑老夫輕一死,汗青留取姓名香。
嶺路多奇絕,湞江境最幽。窺潭竹影凈,披靄樹光流。云氣常凝夏,猿聲盡帶秋。投竿未忍去,輟棹且夷猶。
垂楊徑。洞鑰啟、時見流鶯迎。涓涓暗谷流紅,應有緗桃千頃。臨池笑靨,春色滿、銅華弄妝影。記年時、試酒湖陰,褪花曾采新杏。蛛窗繡網玄經,才石研開奩,雨潤云凝。小小蓬萊香一掬,愁不到、朱嬌翠靚。清尊伴、人閑永日,斷琴和、棋聲竹露冷。笑從前、醉臥紅塵,不知仙在人境。
客有手一編,自云古周易。紛然后人造,不出先天畫。西笑入長安,列肆坐秋色。倘遇宋大夫,相與談昕夕。為言向子平,今已悟損益。未便五岳游,且蠟幾兩屐。去去勿復陳,遁爻許貞吉。
老氣崢嶸冰雪干,清風瀟灑鳳凰枝。相依共矢心如石,應得論交晚歲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