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三百三首 二百八十
自古諸哲人,不見有長存。
生而還復死,盡變作灰塵。
積骨如毘富,別淚成海津。
唯有空名在,豈免生死輪。
自古諸哲人,不見有長存。
生而還復死,盡變作灰塵。
積骨如毘富,別淚成海津。
唯有空名在,豈免生死輪。
自古以來的各位哲人,沒見過有永遠存在的。有生就會有死,最終都變成了灰塵。積累的尸骨像毗富山一樣多,離別的淚水匯成了大海。只有空名還在,又怎能逃脫生死輪回呢。
諸哲人:各位有智慧、有賢德的人。
毘富:即毗富羅山,這里形容尸骨堆積如山。
海津:海邊,這里指大海。
生死輪:即生死輪回,佛教認為眾生在生死世界循環不已。
此詩作者王梵志生活在唐初,當時佛教盛行,生死輪回等觀念深入人心。詩人可能受此影響,結合自身對人生的觀察和思考,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生命無常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生命短暫、無常,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,以樸素的話語闡述深刻哲理。它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對生死的普遍思考,在民間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。
枯藤墮晚花,竹外溪光滿。山僧出幾時,石上云猶暖。
瘦馬城西步夕曛,祠堂翼翼護英氛。下馬入門忙拜禮,行人說是卞將軍。
染云為柳葉,剪水作梨花。不是春風巧,何緣有歲華。
釣龍臺臨江水隅,上有玉殿祠亡諸。閩地稱王因禹后,漢朝封國在秦馀。潮喧鼓吹來滄海,云拂旌旗擁碧虛。自古神明歸正直,雙蛇出沒定何如。
楝花風落夏云初,日日臨流望遠途。三十六鱗江上鯉,如何不寄一行書。
俊逸靈奇宰相才,卞和抱璞古今哀。士生亂世空彈鋏,客到新亭漫舉杯。一死拼題鸚鵡賦,百年幾上鳳凰臺。問他白玉樓成未,欲向天公泣訴來。
幾年憲部總刑章,此日朝天促去裝。只以寬仁輔堯舜,肯為刻覈事申商。九重入覲當清曉,一葉驚秋送早涼。昨對紫垣瞻北極,泰階兩兩正騰光。
老隨千騎赴毗陵,騎吏朝來有喜聲。未到常山三十里,此身已在浙中行。
客窗風雨冷,唯有影隨形。愛子別相遠,老懷愁未醒。春殘雙鬢白,夜久一燈青。何日團欒處,歡情滿戶庭。
落花數點懸蛛網,風蹙文如浪。看來也似惜春光,留住殘紅不肯放。柳煙槐雨連門巷,要做綠陰模樣。綠陰終不似花時,這夏景曲兒休唱。
病如翹翹板,起坐不能平。人若波中舟,徒欲逆波行。搏戰廿四載,勝敗殊未分。有敵能如此,亦足快平生。
秋水上溪魚正肥,西風巖谷思依依。問渠金紫千鐘祿,何似山中及早歸。
卿也行中獨擅場,夜深一曲學霓裳。生憎忒殺憭人甚,入夢纖纖尚繞梁。
何事曲低回,無花只有梅。薰風渙春凍,散入亂花隈。
來往都城道,探知朝士心。若聞身世事,定肯卻黃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