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西峰隱者
灌木藏岑色,天寒望即愁。
高齋何日去,遠瀑入城流。
臘近溪書絕,燈殘夜雪稠。
邇來相憶處,枕上苦吟休。
灌木藏岑色,天寒望即愁。
高齋何日去,遠瀑入城流。
臘近溪書絕,燈殘夜雪稠。
邇來相憶處,枕上苦吟休。
灌木叢隱藏著山峰的顏色,天氣寒冷,遠望便覺憂愁。不知何時能前往那高雅的書齋,遠處瀑布的水流仿佛流入城中。臨近臘月,溪上的書信斷絕,燈快要燃盡,夜里的雪下得正密。近來思念友人之處,便是在枕上苦苦吟詩也難以罷休。
岑色:山峰的顏色。
高齋:高雅的書齋,這里指隱者居住的地方。
臘近:臨近臘月。
邇來:近來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可能是詩人在寒冷的冬日,因思念西峰的隱者友人,而寫下此詩。當時或許社會環境較為平靜,詩人處于一種閑適但又略帶孤寂的心境,對友人的思念愈發強烈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者的思念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寫景抒情能力。
黃浦江頭夜,虛舟晚共娛。大江無日夕,荒草自蘼蕪。夜色千峰亂,行吟一葉孤。相看諸子在,誰復笑狂夫。
天之為文星與月,人之為文筆與舌。自從星月一晦冥,文章正脈幾于絕。挑燈昨夜讀君書,字字行間皆有血。君父之辱義正同,有口莫向他人說。精衛填海海未乾,愚公移山山可裂。山崩海竭必有時,此心不與天壤滅。蘸筆須到星宿源,磨鋒必用昆吾鐵。但能閉戶造堅車,今古修途同一轍。
漫與東風作主人,栽培花草伴閒身。不辭伐竹成高架,收拾薔薇一片春。
道情偏稱此官閒,朝市勞勞百不干。秪有清忠酬圣世,更無撓節愧西山。十年光景詩多少,萬里江湖意未闌。琴劍無多歸便得,鄉心先過蓼花灘。
幾戶倚山麓,靜悄掩柴扉。坡陀莫訝苔滑,穩步且紆回。云巘沉沉初睡,明月泠泠如水,吟望拄筇歸。縹緲聽風籟,駕鶴玉笙吹。春猶淺,寒尚峭,夜何其。欹枕百無聊賴,夢斷叫荒雞。秉燭嫣然凝盼,照眼花枝紅燦,慰我客中思。良夜喜無寐,還共醉芳卮。
主人留客醉,酒美蟹螯肥。
崔公邈鄴臺,黃生寄吳壤。未瞻瓊瑤色,嘗接鴻雁響。丈夫意氣合,四海即吾黨。豈曰形面交,共以心期賞。歲闌擢南服,煌煌宗伯長。聞之怡我衿,謂當驅車訪。人事懊不齊,母氏去慈養。哀廬無酬荅,畫扇有啼愴。公良悼此戚,儀物賁堂愰。吊言何殷勤,長跪啟靈爽。葬有千里會,此誼古賢上。永抱刻骨情,耿以佩誠饗。
君居楚尾妾吳頭,咫尺天涯作許愁。多謝有情江上月,夜深分照兩家樓。別后妝臺鏡懶開,倚門日日望書來。西風吹過衡陽雁,雁已歸回郎未回。
兆禍男戎由女戎,亂唐宗社半闈宮。九重不識平原面,千載令人唾國忠。
過襄又百里,步步遠親闈。不諳座沙趣,焉知仕路非。平原江樹斷,野店楚音稀。終作一丘土,何年此道歸。
大渝關外醫巫閭,細柳營前萬仞孤。今日天涯人更望,邊臺云里一株榆。
白頭野老對門居,早起曾收蛋客書。試問書中何所有,江鄉四月上銀魚。
月明秋淡曙河微,脈脈新愁理舊機。為問七襄何日就,西征吾欲賦《無衣》。
海色天風壯我心,龍蛇夜夜伴孤吟。蟲沙萬劫無顰笑,一月升空徹古今。
共生一體中,出處常相并。所動輒有跡,何不擇地行。履舄雖可蔽,步武豈無聲。嘗思汝為玉,請刖見直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