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靈應禪師
寒天仍遠去,離寺雪霏霏。
古跡曾重到,生涯不暫歸。
坐禪山店暝,補衲夜燈微。
巡禮何時住,相逢的是稀。
寒天仍遠去,離寺雪霏霏。
古跡曾重到,生涯不暫歸。
坐禪山店暝,補衲夜燈微。
巡禮何時住,相逢的是稀。
寒冷的天氣里你依然要遠去,離開寺廟時大雪紛紛揚揚。曾經重新到訪過那些古跡,為了修行生涯不再短暫回歸。在山間小店昏暗時坐禪,借著微弱的夜燈縫補僧衣。四處巡禮何時才會停下,我們相逢的機會實在稀少。
靈應禪師:一位僧人。
霏霏:形容雨雪紛紛揚揚的樣子。
生涯:指修行生活。
暝:天色昏暗。
補衲:縫補僧衣。
巡禮:佛教指朝拜圣地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可能處于較為寒冷的時節。詩人送靈應禪師遠行,靈應禪師為了修行四處巡禮,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之情,突出靈應禪師修行的堅定。其特點是意境清冷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一種風格。
外闔不閉,跨天下而無蘄。會得許你,升其堂入其室。
天左旋,地右轉,過眼光陰人不薦。春已過,夏初臨,塵劫來事在而今。今日事,來日事,歷劫明明即這是。是則是,非又非,莫將鶴唳作鶯啼。衲僧家,端的別,脊梁鑄就渾剛鐵。有飯逢饑即便餐,有話逢人即便說。阿呵呵,如何說,今朝又是新陽節。
去年正月十九夜,豺虎入戶殊咆哮。今年正月十九夜,狐貍滿穴何悲號。此番報應亦太速,吁嗟天公無乃勞。虎威可假不可久,爾狐毋謂皇天高。夜行晝伏胡為者,依草附木攢戈矛。豈知厲鬼瞰其屋,一狐忽化為神獒。雄狐不死雌狐死,蕭墻禍起安能逃。人言爾獒亦莫逃,天公有眼鬼有腳,此日明年及爾曹。
山家一尺瀟湘石,掃盡云腴齒頰清。警破午窗箕潁夢,轉為風外小松聲。
堂開綠野侑嘉賓,相國齋居列錦茵。文獻有靈關氣數,山川生色仗詞人。百年鐘鼎悲流水,萬里風云隔去津。偶爾登臨搜屐齒,年年花鳥不知春。
嚴武能詩甫亦詩,詩名相軋便相疑。思量世上交游事,大似詩名更可知。
宮柳煙含六代愁,絲絲畏見冶城秋。無情畫里逢搖落,一夜西風滿石頭。
臂紅輕,眉黛淺。髻上春幡,兩個人誰健。寂寞晝長幽夢短。閒倚紅樓,袖冷雕闌暖。別情深,詩思倦。剩酒殘脂,和淚澆花片。春色不教來小院。誰捲珠簾,放入雙飛燕。
囚住姮娥月一丸,行天容易自由難。頻年空盼烏頭白,此夜爭傳塞馬還。綠酒紅燈狂潑墨,驚才絕艷笑憑欄。座中也有吳剛在,金粟花前斧影寒。
妾生兩嬌女,佩萸年甫六。長者名阿綿,十歲隨汝宿。為姑在時生,愛若出己腹。前年妾產男,墜地夭殤速。曇花偶一現,賺汝三日哭。乃抱同姓兒,螟蛉期式谷。眾雛尚無知,教養皆汝托。鬻子恩勤斯,至不暇膏沐。
大化本漠漠,有意非其真。達人造天地,坐嘯窺無垠。先生晚苦節,樂道非樂身。兼旬九啜食,此際無故人。我苦竄空谷,木食守素貧。豈忘左桃義,為世留道津。
四野風初緊,孤城月漸低。醉乘宛北馬,來聽汝南雞。水接三川盡,途經七圣迷。首山欣在望,何日遂攀躋。
老來青帝亦風流,年少花王正黑頭。共憶東風舊游路,亂紅殘紫不勝愁。凈洗濃妝不受塵,墨池清賞稱詩人。休憐一朵揚州白,猶是煙花夢里身。
出云樓閣壓晴漪,兩岸青山又一時。采石磯頭行客遠,日邊江上望蛾眉。
一年又一年,循環數不足。本分面上人,猶如隔羅縠。惟有南極老人,扣天鼓三下,望北關而祝,愿我王萬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