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下三首 一
塞葉聲悲秋欲霜,寒山數點下牛羊。
映霞旅鴈隨疎雨,向磧行人帶夕陽。
邊騎不來沙路失,國恩深后海城荒。
胡兒向化新成長,猶自千回問漢王。
塞葉聲悲秋欲霜,寒山數點下牛羊。
映霞旅鴈隨疎雨,向磧行人帶夕陽。
邊騎不來沙路失,國恩深后海城荒。
胡兒向化新成長,猶自千回問漢王。
邊塞的樹葉在秋風中發出悲聲,秋意漸濃,寒霜將至,幾座寒山之下,牛羊正緩緩歸來。天邊云霞映照,旅雁伴隨著稀疏的秋雨飛行,前往沙漠的行人帶著夕陽的余暉。邊疆的騎兵不再來,沙路也漸漸消失,朝廷恩澤深厚,可海邊的城池卻一片荒涼。胡人接受教化新成長起來,卻還是千百次地詢問漢朝皇帝的情況。
塞葉:邊塞的樹葉。欲霜:將要降霜,指秋意已濃。
疎雨:即疏雨,稀疏的雨。磧:沙漠。
邊騎:邊疆的騎兵。沙路失:沙路被風沙掩埋,難以辨認。
國恩:朝廷的恩澤。海城:海邊的城池。
向化:接受教化。漢王:這里借指唐朝皇帝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唐朝時期,邊疆戰事頻繁,朝廷雖有恩澤播撒,但邊疆地區仍面臨著諸多問題。詩人可能在游歷邊塞時,目睹了邊塞的荒涼景象和胡人逐漸接受教化的情況,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邊塞的荒涼與變遷,突出朝廷恩澤與邊疆現狀的反差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,它為后人了解唐代邊塞的社會風貌和民族關系提供了生動的素材。
老來倍覺別離難,瘦骨龍鐘血淚乾。今夜洞庭霜月下,扁舟回首白云寒。
亂石砌成茅屋,編柴夾就疏籬。繩樞篳門晝掩,任教霧鎖風吹。兩石即為環堵,棟梁四五松柴。盡可容身炊爨,何須分外安排。風雨杳無人至,開門靜里生涯。詩字蒲團經卷,燒香汲水烹茶。新苫尖頭茅草,颯然驟雨斜風。夜半衣單漏濕,接來瓶缽西東。飯罷梯云步石,跏趺草坐談經。即非微塵世界,虛空木葉齊聽。定起一聲清磬,經行幾轉云堂。課畢篝燈松火,摘來柏葉生香。食至三聲鼓響,茶來半點經圓。四眾和云散去,只留明月階前。
清而貧最樂,健以老何傷。短發蓬加雪,貞心菊耐霜。凍吟乏薪炭,醉臥混衾裳。冰檗憐兒女,年皆四十強。
柴門擁溪水,溪響無朝昏。農夫荷鋤倦,獨倚秋樹根。顧我田疇好,念我桑麻繁。脈脈不能語,感茲風雨恩。風雨歲時熟,古俗今猶存。遙指煙生處,親戚滿前村。稚子驅雞犬,夜來忘閉門。何以酬清時,努力從田園。昔愛誦《豳風》,亦常歌《小雅》。桑柘棲雞豚,結廬在中野。春菑方扶犁,秋禾倏盈把。野老樂時和,高枕瓜棚下。田家老瓦盆,新醪月中瀉。擊鼓賽先農,調瑟娛方社。何必桃花源,此境足瀟灑。風塵久誤人,我豈悠悠者。新晴土膏動,原上春草生。陂塘引澗壑,活活春水鳴。桑陰悅好鳥,布谷時一聲。夜來飽飯牛,朝來從耦耕。耦耕一畦畢,淡泊心無營。偶然召鄰叟,索取壺觴傾。高談視天壤,把酒歡平生。面無憂喜色,胸無寵辱情。始知于陵子,灌園逃公卿。
自君之出矣,萬物看成古。千尋葶藶枝,爭奈長長苦。
君不見轅下車,太行咫尺愁崎嶇。君不見鞲上鷹,云霄百里隨鶱騰。丈夫窮達在所遇,高才猶自嘆遲暮。漢庭青紫常比肩,子云空獻長楊賦。君不見堂前燕,翩翩冬去春來見。君不見海上鷗,紛紛隨波飛復留。丈夫亦有四方志,十年辭親作遠游。客情已似風花亂,歸思空懸明月秋。共道龍沙兵氣凈,莫誇燕頷待封侯。
詫顛風斷渡,誰迓汝,過江來。算臥雨相如,傷秋宋玉,忽展愁懷。幽齋。下塵凝榻,況留人叢桂也將開。別后詩篇幾許,煩君一一推敲。清才。眼底誰儕。松謖謖,絕氛埃。正乍別匡廬,下山雙屐,猶帶莓苔。徘徊。詠招隱士,誤佳游鼙鼓動江隈。欲補前時俊約,明朝試訪琴臺。
鐘鼓惟旅,籩豆孔時。衎我祖宗,既右享之。神亟來止,孝孫之喜。神保聿歸,孝孫之思。
社日淋漓酒滿衣,黃雞正嫩白鵝肥。弟兄相顧無涯喜,扶得吾翁爛醉歸。
一窗燈火夜纏綿,手疊行裝欲廢眠。寒暖無常宜自重,文章有價在爭先。明知此別無多日,正恐遲歸已近年。卻喜高堂猶健飯,放懷南下莫流連。
晴光浮野外,曙色滿江中。不見西方月,空瞻北斗鴻。魚龍迎伏浪,舟楫擊長風。有美家何在,瀰茫一水通。
古人重實學,今人盜虛聲。竊取糟粕馀,富貴博恩榮。衣錦誇閭里,策肥動公卿。譬如三春花,轉瞬萎荒城。豈知松與柏,終古性常貞。鵬摶萬里風,乃貽鸴鳩笑。士拓萬古胸,乃致庸俗誚。曲高和者稀,誰解宮商妙。守志須益堅,切莫投時好。人言何足憑,登高發遠嘯。南山有松柏,郁郁百千尋。云中聳干直,嶺上結根深。飽沾雨露潤,堅成鐵石心。充作棟梁材,巨室獨勝任。寄語眾桃李,莫急出山林。藤蘿附喬木,青青引蔓長。葉繁擬古柏,華密傲甘棠。自謂得所托,豈復慎周防。一旦木或頹,與之俱同僵。所以有志士,獨立守故常。
一缽一衲,一丘一壑。非去非住,無相無作。一腳踏著投子機,不被傍人輕摸索。
解凍依然風栗烈,鞭春才了雨廉纖。街坊遏密無儺鼓,村落豐登有酒簾。
幽介聯昏援,門闌閱歲更。方欣承燕幾,何意寫銘旌。笑語猶尋夢,恩勤已隔生。情傷到深處,有淚不勝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