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居秋思
一從云水住,曾不下西岑。
落木孤猿在,秋庭積霧深。
泉流通井脈,蟲響出墻陰。
夜靜溪聲徹,寒燈尚獨吟。
一從云水住,曾不下西岑。
落木孤猿在,秋庭積霧深。
泉流通井脈,蟲響出墻陰。
夜靜溪聲徹,寒燈尚獨吟。
自從隱居在這云山流水之地,就不曾下過西邊的山峰。落葉飄零,孤猿哀啼,秋天的庭院里霧氣濃重。泉水的流通與井脈相連,蟲鳴聲從墻根傳來。夜晚寂靜,溪水聲清晰可聞,我還獨自對著寒燈吟詩。
一從:自從。
云水住:指隱居在有云有水的地方。
西岑:西邊的山峰。
落木:落葉。
井脈:指地下水脈。
墻陰:墻根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推測詩人可能是厭倦了塵世的喧囂,選擇隱居山林。在一個秋夜,周圍環境的清冷孤寂觸發了他的情思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秋夜的孤寂,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,但體現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細膩感受和獨特表達。
青山無大小,總隔郎行路。遠近生寒云,愁根不知數。
白黑賢愚混是非,詼諧調笑足投機。平原具眼猶輕遂,延賞何人解識韋?紅杏碧桃應懶種,孤云野鶴自高飛。世間處處魚羹飯,好及秋涼早賦歸。
憑闌久,歸繡幃,下危樓強把金蓮撒。深沉院宇朱扉亞,立蒼苔冷透凌波襪。數歸期空畫短瓊簪,揾啼痕頻濕香羅帕。
一城如彈綠苔環,可有鶯雛為抱關。落蕊自成紅字押,葳蕤不假皂衣頒。閒看酒政侵花事,敵作棋圍戰竹間。笑我卻如催榷使,醉來時折一枝還。
樓閣重重最上頭,石橋有路接蓬洲。多才欲著興公賦,適意須招太傅游。棘屋半藏巖日曉,松關深鎖澗云秋。郭熙自得忘言趣,掛壁爭看醉墨流。
平生沈東陽,鶴骨儼如故。朝來聞巾車,載酒定何處。暮歸坐東軒,翰墨有佳趣。當持烏絲欄,為乞錦囊句。
行臺游子憶雙親,偕老鄉園過七旬。養志已分天祿久,推封將拜圣恩新。光迎錦繡云霞麗,氣轉椿萱雨露均。我為題詩祝遐算,江山風采幾千春。
澹墨輕和玉露香,水中仙子素衣裳。風鬟霧鬢無纏束,不是人間富貴妝。
梅花攪我夢,欹枕五更初。頭陀閔群昧,霜金吼桐魚。一擊塵夢醒,再聲靈襟虛。須臾萬籟動,鳴雞遍前墟。起坐視檐隙,明星猶在隅。卻憶長安日,整冠趨朝車。
有客有客字晦叔,東皋歲收可饘粥。何為得飽尚多憂,豈是老窮無止足。十日之中九日病,以杖扶行懼顛覆。嗚呼一歌兮歌意長,風林助我鳴悲商。有母有母年七十,一室枵然徒壁立。茹蔬啜粥不怨尤,臥病在床無藥物。我為舉子得一官,南陔之養嗟何及。嗚呼二歌兮歌轉悲,羞見慈烏隨母飛。有弟有弟手足親,與我鼎立成三人。叔氏鰥居苦多病,季子宦游依舊貧。吾兄既終弟亦逝,歲晚煢煢惟一身。嗚呼三歌兮歌意放,歌罷無言坐惆悵。有妹有妹家苦貧,補紉組織多辛勤。二男三女未婚嫁,已見宿草生孤墳。問疾吊喪俱不及,念此不置長酸辛。嗚呼四歌兮歌更苦,往事關心誰可語。有子有子共七人,六子短命一子存。后固無窮前萬古,浮生脩短何足論。天屬情鐘在我輩,歲月雖久哀如新。嗚呼五歌兮三嘆息,理不勝情難自釋。有孫有孫未冠巾,頎頎狀貌如成人。謂其長大習詩禮,他年可望高吾門。豈期一旦舍我去,白首老翁徒痛心。嗚呼六歌兮音調急,獨坐吞聲襟袖濕。有婦有婦嬪吾孫,僅能期月問晨昏。吉兇自古不可定,所以賀吊更在門。人言貧家女難嫁,豈料既嫁俄不存。嗚呼七歌兮意不盡,頻年多難天難問。
嶺下看山似伏濤,見人上嶺旋爭豪。一登一陟一回顧,我腳高時他更高。
下幅微方上幅圓,寬于指甲窄于錢,斜書“三”字如流川。頗憶肖詩昔所言,二盧一肖三聯翩,此豈物證應諸天?反觀其背愈可憐,若鏡之照復書“三”,小異其相大體全。三三得九吾舊諳,天知我輩酒中緣,平生共舉杯萬千。二“三”上下二畫連,皆貫正反相綿延,中腹兩畫噫孤懸。我年處中非偶然,今復腹疾愈信然,維酒之故更固然。我今止酒盧欣歡,從此無與爭杯盤,如子之欲吾讓賢。酒如鴆毒古所傳,怨生于愛視幼安,子可近之慎毋貪。明日更聚無我捐,使我執法為酒官,稍得芳臭解心饞。三九廿七吾命緣,取三句體為斯篇,吁嗟楚地三少年。
過雨郊原萬綠肥,枝頭殘露滴依稀。星沉月沒天如夢,辛苦流螢故故飛。
山縣棠梨樹,題詩動憶君。尊前俱白發,馬首又青云。春郭千花合,秋庭一鶴聞。公馀好心事,令子已能文。
母年三十失所天,形容憔悴心煩冤。懷中之兒僅一歲,忍死不得趨黃泉。眼中有淚不敢哭,辟纑買書教兒讀。兒今老大五十余,阿父聲名可相續。往時疽發背胛間,表潰岑岑如負山。兒心痛切無所措,口吮膿出隨無艱。如今母已八十五,節操冰霜人所睹。況復賢郎著孝稱,翼翼高堂燕今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