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張籍司業見寄
日日在心中,青山青桂叢。
高人多愛靜,歸路亦應同。
罷吏方無病,因僧得解空。
新詩勞見問,吟對竹林風。
日日在心中,青山青桂叢。
高人多愛靜,歸路亦應同。
罷吏方無病,因僧得解空。
新詩勞見問,吟對竹林風。
你常常在我心中,就像那青山與青桂叢般美好。高雅的人大多喜愛寧靜,你我歸隱的心意或許相同。我辭去官職后身體才無病恙,通過與僧人交往領悟了空明之境。你費心寄來新詩問候我,我在竹林清風中吟詠你的詩。
司業:學官名。
青桂叢:常指隱居之地。
高人:指高雅、超脫之人。
罷吏:辭去官職。
解空:領悟空理,佛教用語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張籍寄詩問候作者,作者作此詩酬答。當時作者可能已辭去官職,在與僧人的交往中領悟了一些人生哲理,心境較為閑適超脫。
這首詩主旨是酬答友人問候,表達思念與自身心境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,情感真摯,語言質樸。展現了詩人在經歷仕途后追求寧靜、超脫的生活態度。
香逕遶吳宮,千帆落照中。
鸛鳴山欲雨,魚躍水多風。
城帶晚莎綠,池連秋蓼紅。
當年國門外,誰識伍員忠。
香逕遶吳宮,千帆落照中。
鶴鳴山苦雨,魚躍水多風。
城帶晚莎綠,池連秋蓼紅。
當年國門外,誰信伍員忠。
暖枕眠溪柳,僧齋昨夜期。
茶香秋夢后,松韻晚吟時。
共戲魚翻藻,爭棲鳥墜枝。
重陽應一醉,栽菊助東籬。
望月憶披襟,長溪柳半陰。
高齋初釀酒,孤棹遠攜琴。
犬吠秋山迥,雞鳴曉樹深。
開門更攲枕,誰識野人心。
三川歌頌徹咸秦,十二樓前侍從臣。
休閉玉籠留鸑鷟,早開金埒縱麒麟。
花深穉榻迎何客,月在膺舟醉幾人。
自笑東風過寒食,茂陵寥落未知春。
暮暮焚香何處宿,西巖一室映疎藤。
光陰難駐跡如客,寒暑不驚心似僧。
高樹有風聞夜磬,遠山無月見秋燈。
身閑境靜日為樂,若問其余非我能。
半年三度轉蓬居,錦帳心闌羨隼旟。
老去自驚秦塞鴈,病來先憶楚江魚。
長聞季氏千金諾,更望劉公一紙書。
春雪未晴春酒貴,莫教愁殺馬相如。
年少因何有旅愁,欲為東下更西游。
一條雪浪吼巫峽,千里火云燒益州。
卜肆至今多寂寞,酒壚從古擅風流。
浣花牋紙桃花色,好好題詩詠玉鉤。
萬里銜蘆別故鄉,云飛水宿向瀟湘。
數聲孤枕堪垂淚,幾處高樓欲斷腸。
度日翩翩斜避影,臨風一一直成行。
年年辛苦來衡岳,羽翼摧殘隴塞霜。
風光冉冉東西陌,幾日嬌魂尋不得。蜜房羽客類芳心,冶葉倡條徧相識。
暖藹輝遲桃樹西,高鬟立共桃鬟齊。雄龍雌鳳杳何許,絮亂絲繁天亦迷。
醉起微陽若初曙,映簾夢斷聞殘語。愁將鐵網罥珊瑚,海闊天翻迷處所。
衣帶無情有寬窄,春煙自碧秋霜白。研丹擘石天不知,愿得天牢鎖冤魄。
夾羅委篋單綃起,香肌冷襯琤琤珮。今日東風自不勝,化作幽光入西海。
西巖曾到讀書堂,穿竹行沙十里強。
湖上夢余波滟滟,嶺頭愁斷路茫茫。
經過事寄煙霞遠,名利塵隨日月長。
莫道少年頭不白,君看潘岳幾莖霜。
芳桂當年各一枝,行期未分壓春期。
江魚朔雁長相憶,秦樹嵩云自不知。
下苑經過勞想像,東門送餞又差池。
灞陵柳色無離恨,莫枉長條贈所思。
前閣雨簾愁不卷,后堂芳樹陰陰見。
石城景物類黃泉,夜半行郎空柘彈。
綾扇喚風閶闔天,輕帷翠幕波淵旋。
蜀魂寂寞有伴未,幾夜瘴花開木棉。
桂宮留影光難取,嫣薰蘭破輕輕語。
直教銀漢墮懷中,未遣星妃鎮來去。
濁水清波何異源,濟河水清黃河渾。
安得簿霧起緗裙,手接云??呼太君。
莫驗昭華琯,虛傳甲帳神。
海迷求藥使,雪隔獻桃人。
桂寢青云斷,松扉白露新。
萬方同象鳥,舉慟滿秋塵。
謝守攜猨東路長,褭藤穿竹似瀟湘。
碧山初鳴嘯秋月,紅樹生寒啼曉霜。
陌上楚人皆駐馬,里中巴客半歸鄉。
心知欲借南游侶,未到三聲恐斷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