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享太廟樂章 崇德舞
皇合一德,朝宗百神。
削平天地,大拯生人。
上帝配食,單于入臣。
戎歌陳武,曄曄震震。
皇合一德,朝宗百神。
削平天地,大拯生人。
上帝配食,單于入臣。
戎歌陳武,曄曄震震。
皇帝與上天合一德行,天下諸侯朝拜眾神。平定天地間的戰亂,大力拯救黎民百姓。祭祀時以天帝配享,遠方單于前來稱臣。軍歌奏響展示武力,威武之聲震撼四方。
皇合一德:皇帝與上天德行合一。
朝宗百神:諸侯朝拜眾神,這里表示天下歸順。
削平天地:平定天下戰亂。
大拯生人:大力拯救百姓。
上帝配食:祭祀時以天帝配享。
單于入臣:遠方少數民族首領前來稱臣。
戎歌陳武:軍歌奏響展示武力。
曄曄震震:形容威武之聲。
此詩是唐朝祭祀太廟時所用樂章。太廟祭祀是重要的國家典禮,用于追思祖先、彰顯國家正統。此詩創作時應是唐朝國力強盛、政治穩定,周邊少數民族紛紛歸附,統治者希望通過祭祀等活動宣揚國家的功德和威嚴。
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的德行和國家的功績,展現了唐朝的強盛。其特點是氣勢恢宏、語言莊重。在文學史上,它是唐代祭祀文化的體現,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風貌。
朝廷罹禍亂,民物苦顛連。晉帝渡江讖,唐皇幸蜀年。剖云行白日,翻海洗青天。辦得大事了,胸中即泰然。
問江東父老,十數年來,誰為安石。萬里鯨波,一柱獨山立。漢橐班高,郢斤名重,喜動旌旗色。虎踞龍盤,有人于此,千載猶昔。好是元戎,護寒舊手,到處人傳,爭道公別。辦取風檣,指顧定南北。只恐為霖,玉麟堂小,留不住臺席。一片仁心,壽身壽國,與同箕翼。
越疏越澹越幽奇,最是精神與月宜。殘雪軒窗看到曉,冷煙籬落立移時。寄將水驛傳千里,折得寒檐第幾枝。只為花清詩自別,此花之外更無詩。
一貧兼萬苦,輾轉又長安。歲暮關山客,哀朝蟻虱官。計難全侍畜,生已負衣冠。往事填胸滿,踟躕到夜闌。客散月痕白,凄然一撫膺。七年千里客,一點五更燈。蹤跡風中絮,心期定后僧。明王何處所,客夢亦無憑。
斷鰲立極有前聞,郁郁昌陵顛檗春。起自郇瑕形自著,曉然入夢匪紛紜。
辛苦三城戍,長防萬里秋。煙塵侵火井,雨雪閉松州。風動將軍幕,天寒使者裘。漫山賊營壘,回首得無憂。
卓女才多含綺思,當時巧遇臨邛。素琴張罷翠尊空。獸爐閑炷,相并小樓中。光景忽隨情意變,楚天音驛難通。夜來愁聽五更鐘。隔窗寒葉,零亂舞西風。
郡國殘民少,君王何日歸。不知秋后雁,猶得向南飛。
灑落胸襟不受塵,水沈為骨玉為神。直疑天上渾無雪,不許人閒別有春。驅遣山蜂離境界,招呼野鶴作比鄰。分明清入仙臞格,人似孤山始得真。
是人生好處,仕宦歸來,享清閑福。屈指吾翁,恰八年荊蜀。星火叢中,風濤局上,轉青天芻粟。軺傳欣還,里閭相慶,雙鬢猶綠。為報中朝,如今老子,肯把貂蟬,換取松菊。西舍東鄰,正新篘初熟。屋僅一椽,田姑二頃,剩種花蒔竹。緩引金釵,細斟瓊斝,唱長生曲。
雨雪經旬日,渾天白屋貧。催租能勸酒,讀史忽懷人。咄咄同誰語,瀟瀟又向晨。明朝詩憲歷,二十六年春。國與年俱暮,愁隨命共長。深宵潛演易,終古閟明王。風雨真如晦,天心不可詳。百回從此夜,誰與說興亡。
青鏡磨秋水,紅衣退藕花。朅來尋五柳,端欲問三車。濁酒休論限,浮生定有涯。比封千戶竹,鼓吹一湖蛙。
子弟猶深入,關城未解圍。蠶崖鐵馬瘦,灌口米船稀。辯士安邊策,元戎決勝威。今朝烏鵲喜,欲報凱歌歸。
輕鎖雕籠囚鳳鳥,故拋紅豆散鴛鴦。閨里若應知此恨,背人偷揾淚千行。
賓空后甲再經壬,香斷金爐已七春。四十一年民父母,誰知今日帝乘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