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光祿田卿末伏見寄
下伏秋期近,還知扇漸疏。
驚飆墜鄰果,暴雨落江魚。
貴寺雖同秩,閑曹只管書。
朝朝廊下食,相庇在肴菹。
下伏秋期近,還知扇漸疏。
驚飆墜鄰果,暴雨落江魚。
貴寺雖同秩,閑曹只管書。
朝朝廊下食,相庇在肴菹。
末伏已至,秋天臨近,也知道扇子漸漸用得少了。狂風刮落了鄰家的果實,暴雨打落了江里的魚。您我雖在同一官階,您在顯貴寺院任職,我卻只在清閑官署管理文書。天天在廊下一同用餐,相互依靠,菜肴腌菜相伴。
下伏:即末伏。
驚飆:狂風。
同秩:相同的官階。
閑曹:清閑的官署。
肴菹:菜肴和腌菜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知是末伏時節,詩人收到光祿田卿的寄詩后進行酬答。當時詩人和光祿田卿處于同一官階,但任職環境不同,詩人在清閑官署,可能生活平淡,借詩與友人交流。
這首詩主旨是酬謝友人寄詩,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官場生活結合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日常交流和生活狀態。
同住京華久,論交巳廿秋。琴樽慚作伴,詩畫忝為儔。顧盼推青眼,蹉跎竟白頭。江鄉雖有夢,何日共盟鷗。
人間何地醉鄉寬,秋意蕭蕭傍石闌。日永小庭扶質易,霜寒老圃見才難。愛花栗里陶元亮,高詠松陵陸務觀。入座正多延壽客,賓游相對幾回看。
中興封事百年無,身倚皇天自不孤。酌罷清泉問秦檜,已無寸土寄頭顱。
宦途邂逅與君同,又見歸旌逐斷鴻。東觀月明清夢遠,北堂春好壽顏紅。滄溟汗漫魚龍水,平野蕭條草木風。忠孝此行真兩盡,天涯極目思無窮。
飛轂轉黃埃,看群翾,炫目千般稀趣。余念撥寒灰,仙山里,歡結瓊壺幽素。低鬟聽講,佛香一縷橫青霧。安頓心魂消苦行,因果細參蘭絮。西風吹遠,禪花正無聊,又送維摩歸去。江岸遍楓林,秋江冷,照見蒲帆分路。虛廊悄步。澹蹤閑覓還疑遇。寒菊無言人悄悄,鐘后霜枝搖暮。
客睡當年托雉山,杜鵑聲切枕難安。今朝歸向山頭過,不見杜鵑空夢殘。苾芻曾向定中觀,謂我南遷使可還。過了三年方語驗,聊將一笑謝禪關。
誰散天花亂打窗,高齋風味宛禪房。問君詩骨清如許,掃雪烹茶坐竹床。
孤臣澤畔自行歌,爛熳篇章費折磨。似隱似俳還似讖,非狂非醉又非魔。嘔心自笑才華盡,捫腹其如倔強何?二祖歷宗恩養士,幾人吟咀淚痕多?
擊搏微禽拙自防,網羅須觸是尋常。不知利嘴鷹揚處,卻漫喧啾怨鳳凰。
巖壑之骨洼而隆,煙霞之氣溫而融。其默而通,其應而沖。流云出谷,霽月行空。十方三世兮,南北西東。
巋然古塔倚青霄,勝覽何妨去路遙。名氏銷沈懷往哲,規模宏壯憶前朝。四檐傾側危將墜,亂瓦橫斜凜欲飄。惆悵曲江成陸海,淡煙空鎖綠楊橋。
欲息何情思,良猶本不真。群心皆有異,老盡少年人。
西界陽關與玉關,于闐古道跡猶存。曾看定遠成功返,已遣匈奴絕塞奔。此日歌傳三迭曲,當年地紀萬軍屯。一方雄控今何苦,幾度春風許等論。
元圭珍重鎮書房,紫石磨來滃墨香。老去苦無閒著述,以分寸計□時長。
西風木末動微涼,鶗鴂先鳴草不芳。消瘦幸能全晚節,纖秾未肯入時妝。愿憑好句輕元白,若問前生屬綺黃。我憶憩園無眼福,登高無倚每彷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