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[擔]山寺
武[擔]獨蒼然,墳山下玉泉。
鱉靈時共盡,龍女事同遷。
松柏銜哀處,幡花種福田。
詎知留鏡石,長與法輪圓。
武[擔]獨蒼然,墳山下玉泉。
鱉靈時共盡,龍女事同遷。
松柏銜哀處,幡花種福田。
詎知留鏡石,長與法輪圓。
武擔山獨自蒼然聳立,山下墳冢旁流淌著玉泉。鱉靈的事跡已隨時間消逝,龍女的故事也一同變遷。松柏似在銜著哀傷,幡花仿佛種在福田。怎知那留鏡石,長久地與法輪一樣圓滿。
武擔:山名。
鱉靈:傳說中古代蜀國的君主。
龍女:佛教神話中的人物。
詎知:怎知。
法輪:佛教法器,象征佛法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武擔山在成都,山上有寺廟。當時佛教在蜀中地區較為盛行,詩人或許是游覽武擔山寺時,由眼前之景聯想到歷史傳說和佛教教義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與佛法永恒。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故事與宗教意象融合,營造出獨特意境。在文學史上,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化對詩歌創作的影響。
遙空無礙日凄凄,過雨平田尚有泥。極目斷鴻明滅處,淡煙衰草一時低。
潛藏酷暑又明年,月缺秋孤快目前。團扇此時還用事,知機元要占人先。
投閑非避世,導引學修真。物外元無事,壺中別有春。水聲清夢寢,山色上衣巾。已矣將安往,鄉關渺戰塵。
幾年神劍化為龍,晉武平吳見折沖。名載鼎鐘應未滅,路當豺虎竟難容。陸機豪淚風前墮,羊叔輕裘地下逢。千古何人來駐馬,碧蕪幽恨共蒙茸。
挺秀金巔千載榮,輪囷勁節薄青冥。風濤逐浪山根落,翠色連波江檻橫。宿雨殷雷蛟欲起,晴空蔽日蓋高擎。大材獨有沖天干,盤踞高峰萬古名。
露下大江江雁橫,窮秋搖落喚愁生。波濤百里風連海,砧杵千家月滿城。佩劍沖沖龍匣動,巢笙夜夜鳳臺清。還同使者將秋色,一到銀河且濯纓。東過秦皇渡海矼,波聲云影落漎漎。君平漫識支機石,帝子應愁鼓瑟窗。鳳穴朝陽鳴好樹,槎頭秋水釣空江。坐來清漏荒城斷,愁絕飛蓬老鬢雙。海門八月雨清霜,可怪殘雷未肯藏。虹蜺斷江將雨映,鴐鵝背日與風翔。羅含自老黃花宅,裴度重來綠野堂。衰暮閉門懷故舊,豈因吹笛滿山陽。巍巍北斗夜闌干,盛世無憂行路難。轉粟帆檣遼海闊,舞階干羽?夷安。黃河正道流應復,白月空江臥獨看。愿借雙飛珠樹鶴,清游一接鳳池翰。灤水秋風曉夜催,上京宮殿護蓬萊。扶桑日近龍波涌,閶闔天高象駕回。綵仗齊迎千騎發,翠旗遙接五云來。揚雄漫有河東賦,流落何人一薦才。江上青山接甬東,離離禾黍館娃宮。芙蓉舊苑長洲里,麋鹿荒臺落照中。銀海雁飛沉夜月,金莖露冷濯秋空。可憐蕭瑟江關暮,詞客哀吟思不窮。金陵佳麗帝王州,今古登臨送客愁。玉樹云連鳷鵲觀,青山日落鳳凰丘。荒城并與煙蕪沒,故國空馀漢水流。渺渺江湖頻入夢,蕭蕭天地不勝秋。落日江南發棹歌,楚王宮廟郁嵯峨。雨經巫峽朝云濕,木落洞庭秋水多。璧月銀河空復在,玉簫金管奈愁何。只今文藻悲遷客,何處波濤吊汨羅。
碑翻薦福雷轟碎,舟近蓬萊風勒回。山意有馀還不盡,青鞋留待后游來。
慈母孀居兩鬢皤,褒封今喜沐恩波。麟兒趍謝來京國,鳳闕朝回出潞河。歸興曉隨春漲迥,征帆晴帶夕陽多。高堂明到承顏處,賀客應知遠近過。
樓船同住水西涯,一見知公是將家。解贈不須歐冶劍,論交頻煮越州茶。山東幕府名初上,河內軍儲帝汝嘉。聞說有懷榮晝錦,敬亭山色待高牙。
上苑西邊落照紅,海云庵接太平宮。大書深刻獅峰石,山海奇觀筆陣雄。
銀燭交光桂釀清,親朋相見苦多情。春宵萬籟俱澄絕,初試鹍弦驟雨聲。
與人和,休打斗。慎勿迷迷,博弈飲酒。暗風病、謔殺傍人,疾些兒拯救。要病除,須拂袖。物外持修,亙初清秀。更有般、真個長安,待來時成就。
土臺峻若丘,伐木構為榭。俯窺千樹杪,颼颼風在下。縈回觀四山,蒼翠罨如畫。吾道足至樂,景光不需價。蘭亭別彭殤,右軍久已化。何事電光中,區區爭譖罵。吾欲洗吾耳,紅塵已盡謝。
流水閑云外,青山落照中。詩翁扶瘦策,相與聽松風。
敗葦蕭蕭故壘秋,江山如畫一漁舟。怪來不起臨濠興,病久愁深淚易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