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僧院引泉
泉眼高千尺,山僧取得歸。
架空橫竹引,鑿石透渠飛。
洗藥溪流濁,澆花雨力微。
朝昏長繞看,護惜似持衣。
泉眼高千尺,山僧取得歸。
架空橫竹引,鑿石透渠飛。
洗藥溪流濁,澆花雨力微。
朝昏長繞看,護惜似持衣。
泉眼高懸在千尺之上,山僧將泉水引了回來。架起橫竹把泉水引來,鑿開石頭讓渠水飛流。用這泉水洗藥,使得溪水變濁,用來澆花,卻像細雨力量輕微。早晚都長久地繞著泉水觀看,像保護自己的衣服一樣愛惜它。
泉眼:泉水的源頭。
架空:在空中架設。
持衣:保護衣服,這里引申為悉心愛護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但從詩的內容可知,創作于僧院環境中。當時詩人可能游覽僧院,看到山僧引泉的情景,被山僧對泉水的珍視所觸動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僧院引泉的情景及山僧對泉水的愛護。特點是寫實生動,展現生活細節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,但為研究古代僧院生活提供了生動資料。
緩步到林坰,
前山入望青。
牛羊眠草岸,
鵝鴨浴沙汀。
老樹根為榻,
秋蘿蔓作亭。
晚風來更好,
時帶野花馨。
天門東畔天涯遠。摧殘豆蔻香痕淺。懊惱不留行。連敲砧杵聲。
細心挑錦字。遠志儂愁記。翠鈿共犀梳。封題好寄奴。
滎陽城下東門開,黃屋左纛漢王來。重瞳瞋目按劍坐,齊呼萬歲聲如雷。
東門開,楚軍守,漢王乃出西門走。
女子被甲二千人,誑楚者誰紀將軍。
將軍當日竟燒死,將軍后嗣胡不聞。
絳灌竄若鼠,獨有將軍敢誑楚。
死生成敗非所知,令人卻憶逢五父。
畏兵如避仇,十室九不返。
滿城無故人,索居況歲晚。
庭樹日以稀,墻陰上苔蘚。
心知景物非,冷處偏著眼。
花愁來日難,葉抱冬心卷。
晴雨殊未分,荒荒一燈遠。
情懷開暢愛高吟,
吉兆先教見六壬。
坦腹敢誇先世事,
名山時引向平心。
啾啾稚鳥依高樹,
矯矯長松下晝陰。
最喜新盟聯舊好,
交情一倍重南金。
碧云樓閣郁幽深,引盞和花且聽琴。惜少扶桑三載住,櫻歌婉戀有遺音。
江海重逢已十霜,毫情猶作柘枝狂。酒酣為唱裴倫曲,忍詠風花殿晚唐。
與公昔作長城別,
一去塵埃六七年。
夜靜書堂尋舊約,
定將生計話林泉。
西風轉柂蒹葭浦。客愁生怕秋闌雨。衾冷夢魂驚。聲聲滴到明。
不眠敧枕聽。故故添新恨。新恨有誰知。天寒雁正稀。
五柳先生懶折腰,
歸來蹤跡溷漁樵。
角巾漉酒東籬下,
還赴蓮花社里招。
亭對青山一水分,
隔林啼鳥靜中聞。
若非寂寞耽奇字,
載酒何人問子云。
色若馬肝微帶紫,
星如鵒眼更添青。
端方一靜渾無語,
即是吾今座右銘。
萬里持哀使北荒,
偶能成禮報君王。
中原舊事成新恨,
添得歸來兩鬢霜。
鳳嶺三臺照,龍門接太微。登高紅日近,望遠紫云飛。
異地淵源合,同根棣萼輝。送君暫歸去,時享莫相違。
侵階草色連朝雨
滿地梨花昨夜風
蜀魄不來春寂寞
楚魂吟夜月朦朧
芳川繞湘漓,大山聳峨岷。
晴天望不見,況茲晦冥辰。
望之夫何為,中有平生親。
桂椒實同性,樅檜但異身。
蕭樛閱歲序,結轖懷遠人。
蓄疑無以析,含意不得申。
何當策乘駔,萬里通雙輪。
我獲布衣交,邂逅五君子。久知廌青山,幽芳殊凡蘤。愿言采其英,潛見不殊旨。因之訪石閭,矮屋擁書史。落落談古今,貧哉病以死。
更有抱光君,被褐遠金紫。一室抱微尚,古琴自悅耳。三子臭如蘭,何幸不我鄙。且得兩陳君,考槃各永矢。一在北之廛,一在南之涘。
北學宗洛閩,屢空道可企。南學共源流,貧亦正同軌。老矣均無兒,弟子供滫瀡。我造北陳廬,床灶雜杖幾。南陳會鴛湖,答拜人扶起。
合之以石閭,三陳堪并峙。三君未盍簪,我乃得躡履。抱光云近朱,廌青曰御李。廌青與南陳,神交頻托鯉。試問與北陳,握手當何似。
爰有石東村,廌青忘彼己。石閭與抱光,東村輒倒屣。東村以子貴,不獲布衣比。我懷五布衣,并作東村誄。
亡者杳莫追,存者勞予跂。潔身各有歸,相期唯一是。以此志知心,石交亦足喜。天下豈無人,渺然思彼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