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崔駙馬宅
心在林泉身在城,鳳凰樓下得閑名。
洞中見鑿尋仙路,詩人多說離君宅,不得青苔地上行。
心在林泉身在城,鳳凰樓下得閑名。
洞中見鑿尋仙路,詩人多說離君宅,不得青苔地上行。
心思向往山林泉石,人卻身處城中,在鳳凰樓下博得了閑適之名。在洞中開鑿出尋仙的道路,詩人們大多說離開您的宅院,連青苔地上都不能隨意行走。
林泉:山林與泉石,指隱居之地。
鳳凰樓:這里可能是指崔駙馬宅附近的標志性建筑。
閑名:閑適之名。
洞中:可能指崔駙馬宅中有類似山洞的景觀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拜訪崔駙馬宅后有感而發。當時崔駙馬可能憑借其獨特的宅院布置和生活情趣在城中聞名,詩人前來后被其氛圍吸引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崔駙馬宅的獨特之處以及表達詩人的向往之情。其突出特點是將城市與山林之趣融合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貴族生活的一個側面和文人的情感傾向。
飄風動三極,霏雪灑煙海。天地倏低昂,虛無變光彩。梁臺空嵲屼,枚馬今安在。飛光超忽若游龍,我欲從之問千載。
玉京高處雪流脂,連插雞翹綠鬢垂。蹀躞有泥歌獨漉,琵琶無夢說相思。黑河舊樂催填譜,白海名花擬進詞。羽獵上林俱罷賦,卿云何以報明時。淺坡平疊磧漫漫,拂嶺青簾罨畫看。氈屋起營羊胛熟,土房催頓馬通乾。挏官走驛傳金椀,冰正分奩貯玉盤。莫上鄉臺望南北,白云微處是槍竿。
逢君春向暮,相送忽深秋。長夏無蟬噪,高天極鳥投。閑階松葉碧,空院菊花留。曉月臨山驛,寒風滿縣樓。人行落木戍,馬識渡河愁。不謂平生淚,還因別思流。
裊裊復垂垂,千絲更萬絲。枝殘離別處,花落艷陽時。泣雨愁多眼,縈煙誤學眉。龍池看更好,洛水種偏宜。
石門九月西風高,綿梨萬樹金垂梢。清溪千里攜贈我,藤筐初發香盈包。謫仙風度清溪亞,春風曾飲梨花下。不用紅妝唱采蓮,醉望青天歌二雅。我有斗酒清且醇,同君薦此鵝黃新。初見分香剖金卵,更看削玉飛霜鱗。縹葉紫條何足語,夜光安可同魚目。文園塵渴政難禁,咀嚼冰雪?香玉。
鐵騎雕戈夾道馳,元戎小隊出郊時。白袍容與其間者,莫是參謀老拾遺。妥貼輕輿我自便,更施小帳暖如氈。前山一陣東風雨,馬上諸郎陛楯然。風捲岡頭似怒雷,曉來驅我上崔嵬。斗牛盡是登臨處,到得清明卻不來。烏帽持觴鬢似銀,近前不怕相公嗔。未知此日殷勤意,曾到深村作苦人。
古有宮鼠其大如斗,今有群鼠多于人首。女之樂土兮吾之畝,女之六食兮奪我口。
上泉山下石叢叢,小似飛來天竺峰。草木自腴巖自秀,幽姿不肯入廛中。碧玉潭深黃玉花,蓮經聽徹便為家。憑君為我頻膏雨,長使村村足稻麻。
越城砧杵暮紛紛,多少閒情此送君。別路寒山驚落葉,深秋孤雁忍離群。蘇門日照霜中樹,羌笛寒凄塞上云。聞道漢南曾獨立,也將書劍去從軍。
卑棲迷遠谷,微影托深林。自顧雙飛羽,常留一片心。
上將星光依太微,隆墀召虎拜稽時。此來不是閒鐘鼓,為聽彤弓三奏詩。
詩書多為稻粱謀,慚愧元龍百尺樓。戲論幾番歌塞馬,熏風一夜喘吳牛。也曾乞米趨新友,未可傳瓜忘故侯。后海晨昏前日事,不堪燕越又三秋。
滟滟潮初上,移舟出浦中。岸分清濁水,帆掉合離風。傖楚方言雜,徐揚地利通。何殊入喬口,懷古思無窮。
交疏日射房櫳曉,碧樹初聞子規鳥。驚回殘夢了無歡,慘切春愁破清悄。獨宿何曾下繡幃,寧勞勸我不如歸。鶯花爛熳江南道,好向游人醉處啼。
痛哭尊生老,雙親尚在堂。負心淹薄宦,遺恨付諸郎。彩戲樂難再,錦封恩異常。斷魂招不返,先已到襄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