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后聞思歸樂二首 一
山禽連夜叫,兼雨未嘗休。
盡道思歸樂,應多離別愁。
我家方旅食,故國在滄洲。
聞此不能寐,青燈茆屋幽。
山禽連夜叫,兼雨未嘗休。
盡道思歸樂,應多離別愁。
我家方旅食,故國在滄洲。
聞此不能寐,青燈茆屋幽。
山中的鳥兒整夜啼叫,加上雨也未曾停歇。都說這是思歸樂鳥的叫聲,它應飽含著許多離別之愁。我家正漂泊在外謀生,故鄉遠在那滄洲。聽到這鳥叫聲我無法入睡,青燈照著簡陋的茅屋顯得格外幽靜。
思歸樂:鳥名。
旅食:指客居他鄉謀生。
故國:故鄉。
滄洲:濱水的地方,常指隱士居處,這里代指故鄉。
茆屋:茅屋,茆,同“茅”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從詩中可知詩人正客居他鄉謀生,在雨夜聽到思歸樂鳥的叫聲,觸發了他對故鄉的思念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和托物來抒情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。
罨畫湖山淡墨遮,東風刻意斗鉛華。晚鶯無力媚殘花。夜氣暗通蒿里月,燈痕紅似瘴溪霞。都將奇賞換長嗟。
行盡箕山第幾重,亂峰高下夕陽紅。泥涂軒冕夔龍上,土木形骸鹿豕中。洗耳溪頭馀晚瀨,棄瓢巖畔有寒松。自從避讓歸何處,一入霞煙更不逢。
河涼大布衲,七帝師道德。流傳五百年,未滅針線跡。
干戈短景去匆匆,回首南朝一夢中。世事盡隨天道北,春正依舊斗杓東。四時玉燭堪調燮,萬國車書想混同。寂寞荒山老松樹,看渠梅柳競春風。
咽咽戍樓三弄角,悠悠江使九回腸。一窗夜月宜憐影,滿地春風自好香。憔悴縱無蜂蝶怨,風流合有燕鶯忙。水邊籬下將誰惜,卻對幽人怨壽陽。
此別為生一愴然,福州遠在海南邊。白頭病叟年八十,紅樹寒山路幾千?負米既供為子職,賃車不仰故人錢。起居莫與檳榔遠,風土他鄉氣候偏。
潞河綠漲冰澌流,紅亭疊鼓催行舟。柳絲柔脆未堪折,東風入袂寒颼颼。青銅錢沽黃米酒,殷勤勸君傾一斗。靖州道路幾千程,未卜何時重聚首。
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。塵塵剎剎全彰,總是大人境界。北極高照南山外。
歌縹緲,夢扶疏。深歌淺夢繞蓬壺。赤松白石閒招鶴,黃葉青溪夜讀書。斟北海,灑蒼梧。天河潮落采明珠。桂槎時濺微微浪,認是流星破太初。
韓江競渡沸天涯,嶺月偏隨使者槎。云白猶然依子舍,離黃自是護皇華。樽前詞客思摛草,海上羈臣懶種瓜。民力艱虞今轉劇,可無獻納起桑麻。
濁酒杯誰共,殘燈影自親。不應開閣后,千騎上頭人。
古人例躬耕,我坐老無斷。勇為梁父吟,已愧杜鵑喚。幽幽桃華源,尚不知有漢。婦子彼何為,徒使人意亂。
宏范北元帥,世杰南將軍。兩人本兄弟,奉主各致身。厓山?風起,頃刻生死分。烈烈萬古忠,矯矯一世勛。我方編二史,執筆揚其芬。
少年艷質勝瓊英,早晚別三清。蓮冠穩篸鈿篦橫,飄飄羅袖碧云輕,畫難成。遲遲少轉腰身裊,翠靨眉心小。醮壇風急杏枝香,此時恨不駕鸞皇,訪劉郎。
草綠花紅展繡衾,菜畦一色漾黃金。行行山路情何限,春事三分一半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