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六日作四首 一
日離黃道十年昏,敏手重開造化門。
火帝動爐銷劒戟,風師吹雨洗乾坤。
左牽犬馬誠難測,右袒簪纓最負恩。
丹筆不知誰定罪,莫留遺跡怨神孫。
日離黃道十年昏,敏手重開造化門。
火帝動爐銷劒戟,風師吹雨洗乾坤。
左牽犬馬誠難測,右袒簪纓最負恩。
丹筆不知誰定罪,莫留遺跡怨神孫。
太陽偏離黃道,十年間世道昏暗,能者重新開啟了創造化育之門。火神啟動熔爐銷毀兵器,風伯吹動風雨清洗乾坤。左邊那些如犬馬般的人實在難以揣測,右邊那些達官顯貴最是辜負皇恩。不知誰能用朱筆來定罪,不要留下遺跡讓后世子孫埋怨。
黃道:古人想象中太陽周年運行的軌道。
敏手:能手、高手。
造化門:創造化育之門,指改變世道的關鍵。
火帝:神話中的火神。
銷劒戟:銷毀兵器,寓意結束戰亂。
風師:神話中的風神。
左牽犬馬:可能指一些難以捉摸、行為叵測的人。
右袒簪纓:右袒指偏袒,簪纓代指達官顯貴。
丹筆:古代用朱筆記錄罪犯的名籍,這里指定罪。
神孫:后世子孫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“日離黃道十年昏”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動蕩、混亂,政治黑暗。詩人可能生活在這樣的時代,目睹了社會的種種弊病和權貴的不良行徑,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的感慨和期望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的黑暗和權貴的失職,表達對變革的期盼。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手法反映現實,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,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。
碧闌干外夜沈沈,斜倚云屏燭影深。看取紅酥渾欲滴,鳳文雙結是同心。
時當亞歲,節屆書云。不萌枝上喚春歸,無影樹頭增秀色。
智超黃屋表,不以位為怡。罷省齋居事,安持壽殿卮。尊榮天子父,巍煥圣王師。盛德幾無古,惟堯始濟茲。
雪錦亭前水接天,晚波如縠放歸船。新詩開務從今日,此是江行第一篇。離歌已盡沙頭玉,夕照初翻浪底金。自是晴鷗無六月,半江雪片涌波心。蕭蕭衰發倚西風,兩岸青山盡識儂。東去西來緣底事,祇應添得一龍鐘。一江漲碧碧于藍,健櫓鳴鵝舳正銜。才似過都空萬馬,又驚倚岸閱千帆。宵聲傳柝重城閉,曉漏迷鐘古寺荒。仰看繁星垂四野,不知身世變炎涼。一瓶一錫一團蒲,到得今年一物無。桑下勿興三宿念,古人不食武昌魚。葭葦延緣舞翠旌,白頭吹浪又相迎。攀轅亦作留行計,莫道馮夷不世情。昌黎久愿列三王,我亦曾親翰墨香。惜別依依重回首,棠磯風月更思量。赤壁江頭白羽揮,鱖肥西塞酒同攜。歸期應在初弦月,家住康山西復西。人生邂逅適相歡,一曲高歌行路難。頻寄詩筒君勿厭,種花持釣是閑官。
醉紅政不妨文飲,呼白從來要助歡。棋色應同三昧色,牡丹何似九秋丹。
富貴尊榮。憂患諒獨多。富貴尊榮。憂患諒獨多。古人所懼。豐屋蔀家。人害其上。獸惡網羅。惟有貧賤。可以無他。歌以言之。富貴憂患多。貧賤易居。貴盛難為工。貧賤易居。貴盛難為工。恥佞直言。與禍相逢。變故萬端。俾吉作兇。思牽黃犬。其計莫從。歌以言之。貴盛難為工。勞謙寡悔。忠信可久安。勞謙寡悔。忠信可久安。天道害盈。好勝者殘。強梁致災。多事招患。欲得安樂。獨有無愆。歌以言之。忠信可久安。役神者弊。極欲令人枯。役神者弊。極欲令人枯。顏回短折。下及童烏。縱體淫恣。莫不早徂。酒色何物。自令不辜。歌以言之。酒色令人枯。絕智棄學。游心于玄默。絕智棄學。游心于玄默。遇過而悔。當不自得。垂釣一壑。所樂一國。被發行歌。和氣四塞。歌以言之。游心于玄默。思與王喬。乘云游八極。思與王喬。乘云游八極。凌厲五岳。忽行萬億。授我神藥。自生羽翼。呼吸太和。煉形易色。歌以言之。思行游八極。徘徊鐘山。息駕于層城。徘徊鐘山。息駕于層城。上蔭華蓋。下采若英。受道王母。遂升紫庭。逍遙天衢。千載長生。歌以言之。徘徊于層城。
送君出門前,門前有芳草。莫將紅粉樓,不及長安道。
隙外光陰落木悲,秋光花色月離離。菱花影里青鸞失,紈扇風前舊手遺。琴韻已非成好合,砧聲只是憶空帷。天公實不如人意,隙外光陰落木悲。
彭澤迢迢宿種湖,羅原岡上又停車。夜分獨散青霄步,一點靈臺合太虛。
千金買寶劍,百金裝赤鞘。意欲獻上方,騎馬長安道。劍拔風塵昏,囊貯血肉腥。古來游俠兒,一擲雙丸青。瀚海憶?珉,天山起鼙鼓。落日照轅門,將軍怒如虎。年少氣亦俠,常思萬戶侯。磨刀桑乾河,欲唱大刀頭。金印大如斗,旌旗百尺高。不上燕然山,不插侍中貂。少小事戎行,生長亦朔漠。君恩重如山,鐵衣輕如葛。朔風蕭蕭來,七月如深秋。馬騰槽邊嘶,笑取金絡頭。男兒介冑身,死葬昆崙山。卻笑班將軍,生入玉門關。
鎮日抱瑤琴。獨坐沉吟。出門何處覓同心。彈盡高山流水調,沒個知音。歲月苦侵尋。華發盈簪。迂疏原合住山林。只為君恩深未報,惆悵而今。
九嶷如黛暮云間,帝子何年去不還。唯有清猿聽不盡,瀟瀟寒雨萬重山。
芳草當春爭弄色,夭桃無主恣開花。夕陽一片參差瓦,云是雷防二府衙。
禮之有本,子能啟問。大哉斯言,光昭明訓。德輝泰山,誣祭莫奮。崇茲祀典,盍永令聞。
弟兄能愛客,老衲每來尋。況有同心侶,相偕徹夜吟。異鄉消積恨,明月助清音。何必求仙去,花源此地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