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京城親友二首 一
苦吟看墜葉,寥落共天涯。
壯歲空為客,初寒更憶家。
雨墻經月蘚,山菊向陽花。
因味碧云句,傷哉后會賒。
苦吟看墜葉,寥落共天涯。
壯歲空為客,初寒更憶家。
雨墻經月蘚,山菊向陽花。
因味碧云句,傷哉后會賒。
苦苦吟詩看著落葉飄零,我和親友天各一方,同樣寂寞冷落。壯年時光卻只能漂泊在外,剛到寒冷時節就更加思念家鄉。雨中的墻壁經過一個月已長滿苔蘚,山菊向著陽光開放。因為品味那‘碧云天’般的詩句,傷感此后再難相聚。
苦吟:反復吟詠,苦心作詩。
寥落:寂寞冷落。
壯歲:壯年。
經月:經過一個月。
味:品味。
碧云句:可能指有‘碧云’意象的優美詩句。
賒:遙遠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在壯年時漂泊在外,在初寒時節觸景生情,思念起京城的親友,從而寫下此詩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相對動蕩或人們多離鄉謀生的環境,導致詩人客居他鄉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之苦和思鄉念親之情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。
水不容槎乘木,天塹無風浪如屋。陸不耐披荊榛,太行高高摧車輪。丈夫失意煢在疚,有酒如淮不濡咮。何年借得從風車,手驅怪物出宇宙。
歷歷晨光樹外明,西來幾日又東行。驪山自繞秦宮盡,渭水空縈漢畤平。豈有芳菲通舊苑,秪驚禾黍暗高城。憑誰指點興亡地,歲晚令人百感生。
東方日初出,草樹何青青。烏雛哺其母,散亂林郊坰。其母得所飼,啞啞振雙翎。其雛遠銜餌,翅短來去輕。綢繆報深恩,眷顧存至情。我行忽見之,感嘆涕泗零。有親不能養,在世徒營營。羽族尚能爾,況我萬物靈。低頭拜烏雛,愧汝曾參名。
喚春鳥,當春呼,莫錯呼,非茱萸。前林迎榆郎,后林接榆姑。刺椿,刺椿,黠禽掐捾馀姑存,土卵蕨雞無宿根。
嘉樹晴光艷,澄江春水深。漁翁坐曬網,顧婦作蠻音。
三兩田家草覆庵,瓦盆盛酒款農談。園桑秋葉團團綠,猶有佳人飼晚蠶。
王鐵槍,真男兒。人留名,豹留皮。河上血戰志不移,梁運既去一木支。問破敵,期三日。讒毀既已行,大功那可必。斗雞小兒事業成,國恥未雪寧偷生!朝梁暮晉者誰子,段凝之輩真如蟻。嗟乎義士一死重太山,碭山朱三群盜耳。良禽棲木貴能擇,將軍之死亦可惜。
生世元浮脆,人言七十稀。耄期今已及,氣力固應微。食冷常憂過,追涼每念歸。入秋才幾日,卷簟換縑衣。藉草沾衣露,沿溪掠面風。桐凋無茂綠,蓮老有疏紅。小彴攲危度,鄰園曲折通。新秋得強健,一笑莫匆匆。初夜月猶淡,入秋風已清。螢孤無遠照,蟬斷有遺聲。命薄慚勛業,才疏負圣明。青鞋若耶路,亦足慰平生。兀兀終年醉,空空四壁窮。那知雙雪鬢,又度幾秋風。高枕三峰老,深衣獨樂翁。騎驢向何許,搢箠有蠻童。
煖風吹動宮花顫。朝霞烘映桃花面。何事愁眉端。問郎郎不言。避人嬌語細。道破心中事。密誓費郎猜。笑郎呆打孩。
澄潭之月,蒼山之雪。清白家風,靈明事業。秋空凈無痕,野云閑不徹。如今借問旁觀,且道看何行列。
空山人境寂,秋光轉清霽。幽人坐夜深,披衣對叢桂。
小小茅齋傍茂林,朝朝暮暮有鳴禽。道人心事無憎愛,終夜聞梟也好音。
籬豆花紅蘚葉班,時時約客話更闌。齋廚百品多嘗遍,惜少山雌入食單。
令德日新裴鏡民。
秋風吹亂云,涼露潤修竹。林深楓葉靜,石爛雨苔復。青山斷平野,流水瀉虛谷。菀彼山中幽,悵此暮行獨。希聲振清嘯,灝氣凝遠目。澄光發精爽,空翠襲巾服。時看夕鳥舉,偶晤春莽宿。功名忽如遺,志念聊可復。俯視塵中人,擾擾隨轉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