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弟姪書堂
何事居窮道不窮,亂時還與靜時同。
家山雖在干戈地,弟姪常修禮樂風。
窗竹影搖書案上,野泉聲入硯池中。
少年辛苦終身事,莫向光陰惰寸功。
何事居窮道不窮,亂時還與靜時同。
家山雖在干戈地,弟姪常修禮樂風。
窗竹影搖書案上,野泉聲入硯池中。
少年辛苦終身事,莫向光陰惰寸功。
為什么處于窮困之境仍要堅持道德操守,動亂時和太平時候一樣從容。家鄉雖處在戰亂之地,弟侄卻還在常修禮樂之風。窗外竹子的影子在書案上搖曳,野外泉水的聲音傳入硯池中。少年時期的辛苦是關乎終身的大事,不要在光陰上懶惰而荒廢了一點功夫。
居窮:處于窮困之境。道不窮:堅守道德操守。
干戈地:戰亂之地。
禮樂風:禮樂制度所體現的風尚,指道德修養和文化學習。
惰寸功:懶惰而荒廢一點功夫。
此詩創作于戰亂時期,社會動蕩不安。詩人看到弟侄身處干戈之地,卻能堅持修身學習,有感而發寫下此詩,以表達對弟侄的鼓勵和期望。
這首詩主旨是勸勉弟侄珍惜光陰、勤奮學習。其特點是情理交融,既有對弟侄行為的肯定,又有懇切的勸誡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屬名篇,但以其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,展現了古人重視教育、勸人奮進的傳統。
猿啼三峽巴江水,日夕靈潮往復回。
蜀道如天猶可上,秦灰歷劫未須哀。
黃陵有客探山勝,絳雪何人共酒杯。
望望金沙家萬里,翻憐予自發源來。
七澤三巴日月長,即今萬事付茫茫。
結廬窮僻新知少,屬疾沉綿舊學荒。
中夜飯牛初上阪,千年化鶴復還鄉。
自憐尚覺身為累,剩蓄荊薪待雪霜。
客舍依蓮宇,清風滿竹林。愧予懷短剌,長喜得幽尋。旌節梁園迥,云山楚甸深。別離明月共,千里寄同心。
爾向滇中去,官程柰遠何。云峰當馬峻,霧樹聽猿多。郡僻逢迎簡,天南氣候和。相期敷惠政,早入遠人歌。
下了簾櫳,換了熏籠,卸云鬟退了鞋弓。傷心怕見,鸞枕黏紅。把粉痕銷,愁痕繡,淚痕縫。
燈又朦朧。漏又丁冬。病霜天又是孤鴻。斷魂幾縷,吹散瑤空。似一絲煙,一絲雨,一絲風。
神仙淪謫不為傷,
何惜人間貶夜郎。
醉眼驚回唐社稷,
誰人能識郭汾陽。
一宵短夢驚流俗,
千里高名掛里閭。
遂使晚生矜此意,
癡眠不讀半行書。
殘寇疲宵遁,橫沖節制兵。
我師乘銳氣,誰許丐馀生。
貔虎三軍合,鯨鯢一戰平。
愧稱謀畫定,討罪荷天成。
鏤出容刀飾,
親逢巧笑難。
日中騷客佩,
爭奈即闌干。
祥光一夜起奎躔,玉署人今向北燕。
行色五羊城外動,仙班雙鳳闕中聯。
看花禁籞香風轉,視草鑾坡瑞日懸。
知際圣明多獻納,肯誇詞賦奏甘泉。
篆裊金猊,妝成獨坐憐清晝。
下階閑走。自摘青梅嗅。
信斷音沉,嚏是何人咒。
分離久。總因讒口。教掩春衫袖。
愁眼山城倦看花,清宵夢遠到詩家。小園亦有芙蓉樹,不種秋紅照暮霞。
孤憤年來惜禰衡,逢時變化魯諸生。拒霜誰錫佳名字,悅已為容且笑卿。
堪嘆關河戰血紅,偷生無計虎狼中。徑須爛醉一千日,萬古消愁付太空。
故舊相思未肯忘,古心古貌敵新妝。霜階每把瑤華詠,寒翠詩詞字字香。
瑤草湄,瓊樹杪。海客居,何縹緲?
泛長江,楚天曉,木蘭舟外煙波繞。
江上景,山嵯峨。仙人樓迥徑云過,美人簾卷秋色多。
鴛鴦隊隊忽驚散,西風遙送采蓮歌。
采蓮歌,怨遲暮,芙蓉花,墜江露。
一念平生在報親,九原今日喜追榮。
鼎來天上維新渥,足慰人間罔極情。
康樂弟兄傳絕唱,胡威父子擅清名。
君家盛事人難及,倦客聞風亦眼明。
滿堂蟠蟄臥僧龍,
一片閑云下碧空。
舒捲當機元自在,
從教蚊蚋弄狂風。
放懷天地覺增寬,酒社文壇幾度歡。云里霜聲排雁字,檐前秋色上雞冠。龍山雅會人俱往,藍水空傳句不寒。此日登臨存我輩,應將今古幻中看。
翠竹黃花野外寬,籬邊溪畔各追歡。蒼髯得句狂呼酒,玉樹臨風醉不冠。霜葉滿林秋燦爛,丹峰橫漢氣高寒。天空縹緲樓千尺,乘興登臨一笑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