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任尊師歸蜀覲親
白云修道者,歸去春風前。
玉簡通仙籍,金丹駐母年。
錦文江一色,酒氣雨相連。
眾說君平死,真師易義全。
白云修道者,歸去春風前。
玉簡通仙籍,金丹駐母年。
錦文江一色,酒氣雨相連。
眾說君平死,真師易義全。
你是在白云間修道之人,在春風到來前就要歸蜀探親。你手持玉簡已通仙籍,所煉金丹能讓母親延年。錦江水面與錦文同色,美酒香氣和著細雨彌漫。眾人都說君平已離世,而你這位真師卻將易義悟全。
任尊師:一位有道行的道士。覲親:探望父母。玉簡:道教的文書。仙籍:仙人的名籍。金丹:道教所煉的丹藥,認為服之可以延年益壽。錦文:指錦江的波紋,錦江以產錦聞名。君平:指嚴君平,西漢隱士,以占卜和研究《易經》聞名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任尊師是一位有一定修行和學識的道士,要回蜀地探望親人,詩人與之相識,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為其送行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任尊師歸蜀探親,突出任尊師修道、通易義的特點。語言典雅,意象豐富,在送別詩中展現出獨特的道教文化特色,體現了當時文人與道士之間的交往。
萬里瑤天界白河,夜深清景坐來多。水云寬窄疑樓望,蓮葉東西空棹歌。暗閣生苔懷曲宴,畫屏留月冷秋羅。人生聚散原如夢,莫把傷心恨綠波。
長江一日幾風濤,元亮當年興獨豪。高志已能辭斗粟,野人今亦買魚舠。百年樵谷心猶闕,萬里湖山夢更勞。歸去便須尋酒伴,茫茫天地且陶陶。
一杯山館酒,十載歲寒心。病起懷君切,文成望我深。江湖方遠歷,丘壑且幽尋。已辦題名石,公來始自今。
左轄中朝貴,空門物外游。白云邀入寺,紅樹引登樓。積雨逢新霽,鄉心值早秋。相酬無麗句,誰解識湯休。
老夫避兵三泖邊,泖水闊絕無人煙。惡風三日天正黑,濕云臭霧相盤旋。草頭飛蟲嚙人肉,更有青蛇口尤毒。小兒無知恣奔走,我欲近前捉其手。
帝遣銀河下太微,馀波散繞野人扉。此行步步有佳處,盤礴孤亭試解衣。
天上金門客,林間白社人。風云供吐納,鸞鳳露精神。近識潛龍躍,寧同尺蠖伸。文章超哲匠,出處邁群倫。拾芥科名早,登瀛物望新。履聲繩祖武,磚影軼前塵。董筆推良史,潘輿有老親。木天曾注籍,桂浦暫閒身。舉世為形役,惟公得性真。杯棬方愛日,風樹忽經春。懷古今猶昨,匡時德有鄰。報恩終報國,憂道不憂貧。握手相知晚,論心惜別頻。上方留笑語,北闕返詞臣。山靜宜孤鶴,時清見一麟。封章欣入直,飛札笑逃秦。拜命嘉平臘,題詩上巳辰。求聲中宿應,學步少陵陳。點檢溪橋約,沉吟粵海濱。問年吾老矣,七十尚迷津。
風吹珠海月,月照弄珠人。窈窕匏瓜匹,徘徊子夜春。驚鴻翩欲舉,墮馬艷無倫。太白金陵子,風流繼后塵。
埋沒榛蕪不記年,穿云絡石自濺濺。柳州莫作愚溪對,乞與佳名到處傳。蒔竹流泉占一邱,倚筇盡日看游鯈。崎嶇好事無人共,獨飲泉旁自獻酬。山空水凈竹娟娟,玉礫金沙自炯然。宿鷺驚窺潭底日,潛魚翻動水中天。
萬古一團泥,成壞在汝手。幻此修羅形,似我貌殊丑。世界初成時,本住須彌首。被逐來下土,心中定何有。何妨為外道,有女可無酒。帝釋儻再逢,未用遁于藕。劫盡歸破碎,不隨眾生朽。
平生愛菊與梅花,菊比淵明梅似逋。誰知此道今寥落,愛菊愛梅人也無。
入圃細雨余,荷鋤情不惡。山妻愛木綿,慚余種紅藥。
千騎東華玉輦來,鐘山渾勝妙高臺。旌旗寶樹重重入,樓閣香云一一開。仙仗齋從三日幸,春官詔許五王陪。近臣共說天顏喜,收得婆羅樹子回。
千金一笑憶當年,擲果盈車數墜鞭。今日文園已消渴,當壚休問杖頭錢。
決事還須更事酬,清譚妙理一時休。漁翁亦被機心誤,眼暗汀邊結釣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