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宋慎言
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。
百篇詩盡和,一盞酒須分。
驛路多連水,州城半在云。
離情同落葉,向晚更紛紛。
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。
百篇詩盡和,一盞酒須分。
驛路多連水,州城半在云。
離情同落葉,向晚更紛紛。
從孩童時就聽聞你的大名,如今像你這樣的人就只有你了。你和了我所有的詩,我們還一起分享美酒。你要走的驛路大多與水相連,你要去的州城有一半仿佛在云中。離別的愁情就像那落葉,到傍晚時更加紛紛揚揚。
童稚:孩童時期。
和: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。
驛路: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的道路,這里指宋慎言要走的路。
向晚:傍晚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推測是詩人在送別友人宋慎言時所作,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,詩人與宋慎言情誼深厚,故而在分別時寫下此詩表達不舍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,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意象和比喻將離情表現得生動形象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現手法。
淺白深紅開合歡,絲絲香雨晝難干。直須一日三百盞,無那東風十二欄。水上新傳錦字艷,樓頭長怨玉簫寒。可憐春色隨花盡,留興還應帶月看。
子母錢成不用蚨,朝朝庭下見金夫。采來若也堪沽酒,道上人人醉欲扶。
兩手劈開混沌,坦然直露丹宗。日魂月魄自西東。牢捉莫輕放縱。外道邪魔縮項,相將結寶中宮。九還七返片時功。皆賴黃婆相送。
出關曾賦五噫歌,鳴鳥相求意氣多。攜手燕京明月色,隨君千里渡黃河。
蟲飛紈扇早知秋,明月穿窗照畫樓。灑淚兩行何處落,臨風寄向故園流。
尺幅云林幻也真,無端聞見一番新。丹青不是支那筆,花木還同震旦春。弱水東流終到海,越裳南去即通津。年來頗有居夷愿,莫怪披圖數問人。
稻壟分棋局,松門入畫圖。牛羊歸自急,鷗鷺宿相呼。落日低青嶂,高風起暝途。歸僧上煙靄,回首愧區區。
故友成衰謝,新交未是儔。心勞悲幕燕,計拙笑巢鳩。莫作少年事,休將老態愁。不如來飲酒,賞玩菊花秋。
愛爾增城柚,黃時及大冬。霜多催熟早,雨少使香濃。就樹須親摘,成林即素封。畏寒吾不食,持作玉盤供。
義高鐘母真陶母,恩重慈天格孝天。淚撫諸孤逾八秩,誓將貞節表千年。自多賢孝為身后,最喜孫曾滿膝前。誰出海桃為母壽,年年今日燕群仙。
纖手制新奇,刺作可憐儀。縈絲飛鳳子,結縷坐花兒。不聲如動吹,無風自裊枝。麗色儻未歇,聊承云鬢垂。
耕煙何處好,長傍水云居。遇雨行無笠,逢人揖帶鋤。嘉蔬容易長,蔓草已先除。更待中田熟,南窗暇著書。
茂林修竹舊相傳,千古殘碑野草湮。碧水曾聞王謝語,青山不異永和年。葉飛錫杖峰前路,樵指流觴澗底泉。回首云門孤月上,清光遙送鑒湖船。
一溪明月正寒微,客念家山趁夜歸。半掩柴扉猶燭火,人于砧上搗塵衣。
金閨早通籍,銀兔屢分符。文采傾簪笏,謳謠足褲襦。聯榮看子舍,從養亦神都。八十終天祿,朋儕更有無。東南獨耆德,湖海老門生。未厭遺簪舊,頻煩倒屣迎。音容忽冥漠,歲月又崢嶸。夢入鄞江路,依稀晚柝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