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 漁梁
波際插翠筠,離離似清籞。
游鱗到溪口,入此無逃所。
斜臨楊柳津,靜下鸕鶿侶。
編此欲何之,終焉富春渚。
波際插翠筠,離離似清籞。
游鱗到溪口,入此無逃所。
斜臨楊柳津,靜下鸕鶿侶。
編此欲何之,終焉富春渚。
在水波邊插上翠綠的竹子,排列整齊好似清幽的禁苑。游動的魚兒游到溪口,進入這里就無處可逃。漁梁斜對著楊柳掩映的渡口,旁邊安靜地停著一群鸕鶿。編織這漁梁要做什么呢,最終是要放在富春江邊。
翠筠:翠綠的竹子。
離離:整齊的樣子。
清籞(yù):清幽的禁苑,這里形容漁梁排列整齊。
游鱗:游動的魚。
津:渡口。
鸕鶿侶:一群鸕鶿。
富春渚:富春江邊,富春是地名,以產魚著名。
此詩是作者奉和魯望關于漁具的組詩之一。當時可能詩人與魯望相互唱和,以漁具為主題創作詩歌,展現漁村生活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,文人之間相互唱和詩詞是一種常見的文學交流活動,詩人或許在這樣的氛圍中,懷著對漁村生活的欣賞創作了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漁梁的作用和周圍環境,突出漁村生活的特色。其特點是語言自然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史上,這類描繪生活場景的詩作豐富了古代詩歌的題材,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。
彩鳳裙飛誤曉霞。四禪天遠碧云遮。屏風錄曲夢些些。卯酒魂銷蝴蝶縣,丁簾春盎牡丹衙。小詞新選浣溪紗。
疏鐘古剎傳,秋月空山朗。深聽自相聞,如從月得響。素影不可扣,清籟竟安往。如何林莽間,一一皆鳴爽。
力扶洙泗絕荊舒,臥久周南返故廬。向使諸公歌不哭,調停人似漢唐初。
十月小春天。紅葉紅花半雨煙。點滴紅酥真耐冷,爭先。奪取梅魂斗雪妍。坐待曉鶯遷。織女機頭蜀錦川。枝上綠毛幺鳳子,飛仙。乞與雙雙作被眠。
過了重陽,寒慘慘、秋陰連日。尚何事、滿城風雨,漏天如泣。點染一林紅葉暗,飄蕭三徑黃花濕。聽敲門、忽有客三人,來相覓。時節好,夸橙橘。兒女喜,分梨栗。罄一樽聊慰,老懷岑寂。想像曾來神女賦,傷心似失文通筆。破殘年、催釀酒如川,長鯨吸。
殷后亂天紀,楚懷亦已昏。夷羊滿中野,菉葹盈高門。比干諫而死,屈平竄湘源。虎口何婉孌,女媭空嬋媛。彭咸久淪沒,此意與誰論。
聞說溪莊上,先生舊隱居。村舂閒野水,高棟接茅廬。城客朝攜酒,溪翁夜打魚。功名身外事,不醉復何如。
太行領群山,萬馬高下拜。平巒轉城隍,隱隱南北界。危坡互交牙,寒溜瀉泙湃。陰風玄虬涌,巨石忽崩壞。周遭青松根,下有古木砦。石皮散青銅,云是舊戰鎧。天險不足憑,歷劫有成敗。驅車上林杪,出日浴光怪。肅肅空巖秋,天風迅行邁。
心自小,玉釵頭。月娥飛下白蘋洲。水中仙,月下游。江漢佩,洞庭舟。香名薄幸寄青樓。問何如,打泊浮。
客中多病素琴孤,季子黃金更有無。花滿江城春正好,一帆煙雨下姑蘇。
旱天多雨意,云日氣恒陰。草木焦枯盡,蛟龍伏匿深。移家愁地蹙,經國恨年侵。巳矣商巖叟,無人解作霖。
鳳凰翔千仞,枳棘安足顧。一朝覽德輝,棲止梧桐樹。飛鳴恒自由,羅網豈能懼。三靈為我儔,百烏莫予惡。笑彼冥飛鴻,猶為弋人慕。
愁與西風應有約,年年同赴清秋。舊游簾幕記揚州。一燈人著夢,雙燕月當樓。羅帶鴛鴦塵暗澹,更須整頓風流。天涯萬一見溫柔。瘦應因此瘦,羞亦為郎羞。
青春流驚湍,朱明驟回薄。不忍看秋蓬,飄揚竟何托。光風滅蘭蕙,白露灑葵藿。美人不我期,草木日零落。
近來消息愈堪猜,飛鳥無情不肯回。惟有清淮慰人意,春流日日自東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