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魯望樵人十詠 樵家
空山最深處,太古兩三家。
云蘿共夙世,猨鳥同生涯。
衣服濯春泉,盤餐烹野花。
居茲老復老,不解嘆年華。
空山最深處,太古兩三家。
云蘿共夙世,猨鳥同生涯。
衣服濯春泉,盤餐烹野花。
居茲老復老,不解嘆年華。
在那空曠深山的最深處,留存著上古時代的兩三戶人家。他們與云蘿相伴仿佛是前世就有的緣分,和猿猴飛鳥一同度過生活。他們用春天的泉水清洗衣服,拿山間的野花來烹飪飯菜。居住在這里人漸漸老去,卻不會感嘆時光的流逝。
太古:遠古時代。
云蘿:攀援于云間的藤蘿。
夙世:前世。
猨:同“猿”。
濯:洗滌。
此詩為作者奉和魯望之作。當時社會可能較為動蕩,人們渴望寧靜生活。作者或許通過描繪樵家生活,表達對寧靜、自然生活的向往。創作地點可能在山林附近,作者在感受自然之美時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深山樵家的質樸生活,突出其遠離塵世、悠然自得的特點。它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山居生活,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
誰視友朋如性命,范張雞黍重論。轉因屯蹇見情親。我思吳季子,暢詠白頭新。
未必世人皆欲殺,斯人幾輩情真。難能肝膽見輪囷。天風來浩蕩,珍重有為身。
攜手共惜芳菲節,鶯啼錦花滿城闕。
行樂逶迤念容色,色衰秪恐君恩歇。
鳳笙龍管白日陰,盈虧自感青天月。
一卷離騷對短檠,涼生昨夜旅魂驚。隔窗梧竹蕭蕭響,知是風聲是雨聲?
遙憐絕塞陣云寒,萬戶消砧淚暗彈。秋到天山早飛雪,征人何處望長安?
天涯芳草就萋萋,流水無聲夕鴂啼。何事戍樓鳴畫角,卻教邊馬又悲嘶。
官如酒戶力難任,身比秋林瘦不禁。漫擬沙場拼熱血,忽窺明鏡減雄心。
博帶雍容七尺身,
遨游郡國擅人倫。
如何下士相模仿,
只愛先生折角巾。
白日湖上沒,眾山遠蒼蒼。
老農挈稚子,出戶望牛羊。
孤煙起暮田,寒月下枯桑。
負擔粳稻歸,言笑傾壺觴。
扇力微微,晚風乍喜吹衣帶。蘭臺賦在。一霎炎光改。
竹當窗,畫意憑誰會。吟天籟,琴聲自解。曲罷龍歸海。
元亮折腰嘻已久,
故山應有欲蕪田。
因君辦作送酒客,
憶我北窗清晝眠。
山客殊未眠,靜倚秋亭暮。
蟋蟀入床頭,池照移庭樹。
卷幔駐逍遙,石鼎煙初炷。
玉露剪桐花,化作空階雨。
欲訪招提倦不禁,
空懷落落海潮音。
如今不作維摩病,
猶記年時賦玉簪。
懸水三十仞,
疾雷聞數里。
正暑凜生秋,
倚杖者誰子。
物色來林下,安排起海濱。
居然蒙錦阱,幸未駕蒲輪。
非我瑕疵女,云誰毀譽臣。
只愁從此去,未易致虞人。
容易相逢尚未逢,老年親故喜相從。
已辭野店中山酒,望斷煙江北固峰。
一夜夢游千里月,五更霜落萬家鐘。
莫言人遠天涯近,書到樓頭第幾封?
霜雪載道路,鴻雁鳴聲悲。
游子萬里去,越在天之涯。
北風何凄凄,遠道寒無衣。
尺書久不來,日夕懷音徽。
冉冉芳歲徂,行客無還期。
不惜歲月邁,所憂華發滋。
獨宿空房中,思君久徘徊。
明月照綺窗,疏燈鑒重幃。
寤言長相思,涕下不可揮。
離憂千萬端,卑懷君詎知。
悉達今朝出母胎,
無端滿目是塵埃。
山僧傾倒西湖水,
索性從頭洗一回。
老樹發青枝,晴多雨亦奇。一花成獨破,病眼得先窺。
又作殊方見,還成寄遠詩。不知閩與浙,何處念乖離。
亦到溪南否,還能念我不。梅花今次第,客子政飄浮。
師法真難得,微官盍罷休。饑寒還累我,寤寐只關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