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中雜詠 茶塢
閑尋堯氏山,遂入深深塢。
種荈已成園,栽葭寧記畝。
石洼泉似掬,巖罅云如縷。
好是夏初時,白花滿煙雨。
閑尋堯氏山,遂入深深塢。
種荈已成園,栽葭寧記畝。
石洼泉似掬,巖罅云如縷。
好是夏初時,白花滿煙雨。
閑暇時尋覓堯氏山,于是進入了這幽深的山塢。這里種的茶樹已形成茶園,栽種的蘆葦哪還記得有多少畝。石洼中的泉水好像可以用手捧起,巖石縫隙里的云如同絲線。最美好的是初夏時節,白色的茶花在煙雨中盛開。
荈(chuǎn):茶的老葉,即粗茶。
葭(jiā):蘆葦。
罅(xià):裂縫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張籍一生官職低微,常處于閑居狀態,這首詩可能是他閑暇時游山賞景,在發現茶塢美景后有感而作,體現了他對自然生活的關注與喜愛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茶塢初夏美景,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生動,營造出清幽意境。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和詩意表達。
西列瑤階第二班,禜星壇迥費躋攀。心通肸蚃三臺上,耳接聲歌九奏間。象緯漸看天外轉,鑾儀仍候月中還。禮成總慰繁禧集,喜動臣工仰圣顏。
主父昔未仕,頗為鄉人輕。上書雖晚達,稱說何縱橫。不忍脫粟飯,甘為五鼎烹。豈不愛厥身,徒為喪其生。吾聞南山翁,軒冕不得榮。
詩肩重與轂塵摩,旁縣孤村邀我過。晏晝江山開調遠,晴宵星月照臨多。眼為幻使不由我,心與空俱無復它。百里一輪大圓鏡,發奩開幭鑒如何。
鴻鵠比翼游,群飛戲太清。常恐夭網羅,憂禍一旦并。豈若集五湖,順流唼浮萍。逍遙放志意,何為怵惕驚。轉蓬去其根,流飄從風移。芒芒四海涂,悠悠焉可彌。愿為浮萍草,托身寄清池。且以樂今日,其后非所知。浮云翳白日,微風輕塵起。
共有垂綸興,何期并釣船。中流頻鼓枻,得意久忘筌。岸靜秋濤落,帆收沙月懸。蛟龍正入夜,神理太幽玄。
寺西一巨石,下瞰三峽水。何人下絲綸,釣得百斤鯉。
游子他鄉夢,孤燈對短檠。乞身曾上疏,噬指已頻驚。冉冉浮沈外,悠悠去住情。主恩猶未報,不是厭承明。
佛屋連延跨翠微,看云手版向曾持。重游不是尋春去,冷眼漂花捲絮時。獅子窟中獅子子,孤群懾怯更清孤。當場不作春雷吼,底用吟詩壓老夫。他日山行不喚船,浪花如雪北風顛。而今已苦山行熱,卻辦鴟夷餉長年。為向詩翁致命回,定應禪老笑顏開。盤餐要是隨宜飽,略具油蔥市海苔。欲買青山貸寓居,時臨絕頂瞰平湖。已容下榻煩重問,肯念吾貧折券無。
春夜闌,更漏促,金燼暗挑殘燭。驚夢斷,錦屏深,兩鄉明月心。閨草碧,望歸客,還是不知消息。孤負我,悔憐君,告天天不聞。
朝言兮唯唯,暮●兮舋舋,子今此而歸兮,我之中懷能不思?子上稱壽兮有賢父,入室舉案兮有良婦,慈愛相感兮疇知其故,將求大孝于天下兮,非夫之內顧,望子歸來兮來毋暮。
良玉不雕,美言不文。煙村三月里,別是一家春。
恬碧嬌紅鬧遠香。深更襟袂水風涼。桐陰竹影欲秋光。罷聽蟬吟要月露,未妨鷗睡夢池塘。欲成詩句自商量。登山臨水賦初成。不辭強醉酒杯傾。浮生客夢短長亭。枰里江山誰勝勢,劫余雞犬自相驚。眼前風物異陰晴。帆影乘風葉葉飛。明漪入畫漾清暉。一航游倦賦將歸。衣上水痕侵欲透,眼前煙意澹成微。江南木末晚秋時。
魚沉雁杳兩茫茫,憐我思君總斷腸。福慧雙修真個少,他年蘭桂看聯芳。
春草碧高阡,春晴寒日煙。下有雙白璧,上有芳樹連。連理復連根,根深葉何鮮。大枝高一尺,蒼蒼欲擎天。孫枝復秀發,直起拂云穿。樹色耀白日,璧光掩重泉。
瓊窗倚玉,有畫眉小筆,脂暈凝宿。試拂輕綃,約略朝酣,一枝艷對修竹。紅珠帳外消魂影,剛淺照、花南香北。好黛螺、宮吏重修,持慰點妝人獨。想是端居草疏,茜衫正捧研,嬌亸鬟綠。且緩朝天,為拾殘絨,點綴春風蘿屋。須知老去冰霜性,未肯換、小紅新曲。只剩將、絳雪飛丹,留作喜神妍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