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第后寒食杏園有宴因寄錄事宋垂文同年
雨洗清明萬象鮮,滿城車馬簇紅筵。
恩榮雖得陪高會,科禁惟憂犯列仙。
當醉不知開火日,正貧那似看花年。
縱來恐被青娥笑,未納春風一宴錢。
雨洗清明萬象鮮,滿城車馬簇紅筵。
恩榮雖得陪高會,科禁惟憂犯列仙。
當醉不知開火日,正貧那似看花年。
縱來恐被青娥笑,未納春風一宴錢。
春雨洗凈清明,萬物顯得格外新鮮,滿城車馬聚集在紅色盛宴旁。雖有幸因恩榮參加這盛大宴會,但擔心科考禁令會冒犯到各位同年。沉醉時都忘了寒食禁火的日子,正貧困哪能像別人盡情賞花。縱然前來,只怕會被歌女嘲笑,因為我還拿不出這一場宴會的錢。
登第:科舉考試得中。寒食: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在清明前一二日,有禁火習俗。杏園有宴:唐代新科進士在杏園舉行宴會。恩榮:指因考中進士而獲得的榮耀。科禁:科舉考試的禁令。列仙:這里指同年登第的人。開火日:寒食節(jié)結束后重新生火的日子。青娥:指年輕美貌的歌女。
唐代科舉考試中,新科進士有在杏園舉行宴會慶祝的傳統(tǒng)。此詩創(chuàng)作于詩人科舉登第后參加杏園宴時。當時社會重視科舉,登第者會受到眾人矚目和宴請。詩人雖考中進士,但可能家境貧寒,在參加這熱鬧宴會時,因經(jīng)濟問題而產(chǎn)生了諸多顧慮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(xiàn)詩人登第后參加宴會時的復雜心情。其特點是情感真實,通過對比突出內心矛盾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科舉文化和文人生活的一個側面。
他夕高堂樂,傾觴河漢邊。天教兒女月,長在掌中圓。花萼連韋曲,田園傍渭川。從今衣帶緩,宴會復何年。祝牧思偕隱,行行負戴難。青霞悲自郁,白首畏人看。朔雪先花發(fā),炎風到海寒。雞鳴頻送爾,帶夢上征鞍。招搖直雙華,河伯匯三秦。泰時神明地,宗周禮樂人。霞流明月滿,露浣白華新。不共千秋業(yè),離居惜此晨。
淡水疏峰舉目間,獨憐平遠思多閑。煩君莫使埃塵污,絕筆如今不易攀。
綠林兵散瘴煙清,歸買山田自力耕。蕎麥收來村釀熟,家家歌吹頌皇明。
采采寒香把贈頻,一枝猶帶故園春。憑將驛使傳消息,為謝京華久客人。
納言堂左是先祠,寸草皆承雨露滋。欲識君家馀慶在,鳳毛今在鳳凰池。
王母去何處,蟠桃?guī)讟溆摹{君收此畫,方朔恐來偷。
圓嶠方壺共五山,上隨潮往下隨還。二山流落初何在,新喜歸吾幾案間。
空堂濁酒三人醉,萬里清光迥未開。深夜西鄰還鼓吹,碧天東望有樓臺。虛疑星漢城邊照,實怕風云海上來。坐對孤燈各愁思,九關哀角更相催。
名字傳輿志,風流欠畫圖。高花人不采,留得映棲烏。盡護繞城家,炎風盛際花。漫天何所似,漢幟雜云霞。
萬般惟道最堪依,一瞬榮枯萬古悲。強笑低顏何忽忽,忘機絕慮自怡怡。潛龍終要投深浦,巢鳥應須占健枝。名利門中難立足,隱藏云水更何之。
倒載臨離日,搜吟出餞時。老身猶藉酒,親意不徒詩。山水東西去,園池上下隨。凝香兵衛(wèi)戟,應復野人思。
感時又過一年春,穆穆南薰霽景新。楊柳小園鶯鷇早,荼蘼深院蝶來頻。門無白紙催租吏,座有黃金買賦人。何幸生居堯舜世,湖山擬待老吾身。
歲歲干戈里,爭雄氣未殘。普天皆赤子,何地得賢官。海熟魚蝦賤,山空鼠雀寒。茫茫百川水,只手障狂瀾。市廢猶存社,田荒半作園。薄云不成雨,深樹欲藏村。稻熟鳥聲樂,潮來龍氣昏。操戈悲骨肉,涕泣與招魂。
摐金伐鼓聲淵淵,社番十月即過年。烹羊宰牛祭先祖,餈糗羅列無幾筵。纏頭插羽盛衣飾,紅絨鬖鬖垂兩肩。或提藤籠或霞籃,膏蚌鮭雜魚腥膻。持瓢圈坐恣酣飲,有如長鯨吸百川。醉起攘臂蹋地走,歌呼跳躑何喧闐。鼻上簫吹無孔笛,嘴中琴奏不調弦。馬鄰貓?zhí)ゑ驸荩∫话螤幍窍取Qg錚錚薩豉宜,千聲沸出騰青天。都盧{阝國}轆學膜拜,咮?似祝多良田。物畜蕃滋風草死,乃箱萬萬倉千千。土官通事持羊酒,獨坐公廨行賞錢。男嬉女笑出真樂,此風直在羲皇前。邇來熟番變唐化,每歲歌舞猶相沿。穫稻筑場農(nóng)事畢,家家舂磨修潔鮮。可憐眾社漸貧困,有室徒悲如磬懸。昔日千豚今一臠,百年人事隨風煙。君不見,生番化熟熟化氓,耕耘轉在高峰巔。南北十社九社廢,裸人叢笑何有焉。
滾滾黃流,是禹跡、神功初奠。極遠目、亂峰西北,潮頭一線。燕趙河山多感慨,金元事業(yè)空交戰(zhàn)。想平沙、氈帳豎黃旗,標行殿。七百載,風云變。古今事,波濤卷。剩長橋頑石,平拖如練。稅局喧嘩爭過客,堤城嵲屼依村店。嘆年時、騎馬往來頻,英雄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