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龐子肅
自為應仙才,丹砂煉幾回。
山秋夢桂樹,月曉憶瑤臺。
雨雪依巖避,煙云逐步開。
今朝龍仗去,早晚鶴書來。
自為應仙才,丹砂煉幾回。
山秋夢桂樹,月曉憶瑤臺。
雨雪依巖避,煙云逐步開。
今朝龍仗去,早晚鶴書來。
你本就是順應仙緣的人才,不知已煉制了幾回丹砂。在山間秋夜中夢到桂樹,月光明亮時憶起瑤臺。遇到雨雪就依傍著山巖躲避,煙云隨著腳步逐漸散開。如今你隨帝王出行遠去,不久后應會收到朝廷的征召之書。
應仙才:順應仙緣的人才。
丹砂:朱砂,道教常用來煉丹。
桂樹:神話傳說中月中有桂樹,此處可能象征仙境。
瑤臺: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龍仗:帝王的儀仗,這里指龐子肅隨帝王出行。
鶴書:古時寫在鶴頭書上的詔書,指征召的文書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,當時龐子肅可能有機會隨帝王出行,詩人與之分別時寫下此詩。或許當時社會相對穩定,文人之間交流頻繁,詩人對龐子肅的才華十分認可,對其仕途發展抱有期待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龐子肅,突出特點是營造出超凡脫俗的意境,贊美友人的仙才并期許其仕途順遂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。
善即誰為御,我來無別心。聊復寓茲興,茲興將何詠。照本茍不昧,在昧理知瑩。忽乘搏角勢,超騰送崖上。卑牧會善下,智流心不爭。借悟雖由外,鑒至成銅鏡。
本家楚瀨鄉,遠師周柱史。流沙竟長往,谷神應不死。真源古縣近西原,祠宇荒涼舊宅存。不見猶龍寫生色,秪同摸象解空言。衡山先生今顧陸,贈我真人真一幅。天機淵默藏根柢,日角分明辨眉目。先生高士非畫師,一紙千金難易之。四方求者苦不得,我未往求先見遺。往年曾寄圓通像,髣髴白衣來海上。今者揮毫圖伯陽,恍惚青牛歸故鄉。老夫家居貧轉劇,偶然富與公侯敵。簞瓢匱乏無斗儲,篋櫝緘縢有雙璧。平生嗜好釋與仙,幸遭同病還相憐。已將彩繪作佛事,更擬形似傳靈筌。學通二氏我何有,畫備六法誰能先。不慚俚調酬妙品,往來聊結三生緣。
隨放隨凋萬物姿,豈唯春暮始難持。當君委蛻棲塵日,正是蓮花出浴時。火作衣裳并作心,焚馀流托水為墳。不知此水心冰冷,始得千秋流到今。舉世聞君盡轉頭,伶仃誰敵滿天秋。唯存七尺溫馨土,開向陶家舊墓頭。吹來枝上連山上,吹向天涯并海涯。當汝初開第一日,百花遭際已全知。
簫寒不合小紅唱,劍嘯宜將大白浮。四顧蒼茫云壓野,嘶風老樹一山秋。
杜若洲西宿雨過,行春橋下長蘼蕪。青松四面山圍寺,白鳥雙飛水滿湖。故壘春歸空有跡,扁舟人遠不堪呼。相看不盡興亡恨,落日長歌倒玉壺。
誰憐定武故將軍,醉舞狂歌老更真。好事時分小槽酒,殘樽也到白頭人。
建安風骨靡王徐,白眼何人偉抱攄。一隊異軍驚崛起,直教摩壘過黃初。
王良稱善御,時方尚詭遇。季子洛陽歸,張儀關中去。佩印誇鄉里,驅車塞道路。說合從與橫,而取貴將富。孟軻陳王道,反為迂闊誤。已哉無復言,遠矣哲王寤。
天地萬物本同根,銀波雪浪月無痕。頂門放出摩醯眼,一顆明珠落玉盤。
狩獵從恒衛,朋僚久別離。相思梁月夢,得意華堂詩。制作王劉俊,交情管鮑知。南山松與柏,貞操歲寒期。
吾鄉風俗自淳古,直道時存畎畝民。衣服不殊天樸在,藩籬剖析話情親。粵歌魯酒春相問,云榻煙蓑老傍人。故憑童冠將桑梓,浴水風雩語性真。
往事真成夢,憂來不暇忘。老年終少睡,寒夜故多長。漏屋窺殘月,重衾壓曙霜。鳴雞知有為,嗷雁欲何翔。
聞道廣寒修月手,靜看如鑒忽如眉。即今扇里乘鸞女,解笑嫦娥不自持。
使者初停擁傳驅,病夫長罷府中趨。天高羽檄歸何晚,露渺金莖渴未蘇。南國戰驕齊擊技,東方饑讓漢侏儒。孤吟更愛題詩訪,強起猶驚策杖扶。
幽花不知姓,獨繡楚江隈。寧為無人見,春風自剪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