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一
王儉風華首,蕭何社稷臣。
丹陽布衣客,蓮渚白頭人。
銘勒燕山暮,碑沈漢水春。
從今虛醉飽,無復污車茵。
王儉風華首,蕭何社稷臣。
丹陽布衣客,蓮渚白頭人。
銘勒燕山暮,碑沈漢水春。
從今虛醉飽,無復污車茵。
裴公如同王儉般風華卓絕居首位,又似蕭何是能安邦定國的社稷之臣。他曾是出身平凡的丹陽布衣之士,后來成為了如同蓮渚上的白頭賢達。他的功績如銘刻在燕山的暮靄中般不朽,墓碑卻在漢水的春光里隱沒。從此之后,我只能徒然地醉飽,再也不會有人像他一樣弄臟我的車茵了。
王儉:南朝齊文學家、目錄學家,以風華才學著稱。這里用王儉來比喻裴公風華出眾。
蕭何:西漢開國功臣,輔佐劉邦建立漢朝,有安邦定國之功。比喻裴公是能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社稷之臣。
丹陽:地名,可能指裴公出身之地。
布衣客:指平民身份。
蓮渚:蓮花洲渚,常象征高潔之地。
銘勒燕山:東漢竇憲破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記功。這里指裴公功績卓著。
碑沈漢水:漢水是河流名,碑沉于漢水,可能表示裴公去世。
污車茵:漢丙吉寬容車夫醉酒弄臟車茵之事。這里可能暗示裴公曾有類似寬容之舉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裴公應是一位在朝廷有重要地位和功績的官員。詩人可能與裴公交往密切,在裴公去世后,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哀悼而創作此詩。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時期,裴公的離世對朝廷和社會可能有一定影響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裴公的才華與功績,哀悼他的離世。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,以簡潔語言塑造裴公形象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賢能之士的敬重和悼念之情。
新夢斷,久立暗傷春。柳下月如花下月,今年人憶去年人。往事夢中身。
馬蹄踏月響空山。梅生煙壑寒。水妃去后淚痕干。天風吹珮蘭。 紉香久,怕花殘。與君聊據鞍。一枝欲寄北人看。如今行路難。
山滴嵐光水拍堤,草香沙暖凈無泥。只疑誤入武林溪。 兩岸桃花烘日出,四圍高柳到天垂。一尊心事百年期。
璧月小紅樓。聽得吹簫憶舊游。霜冷闌干天似水,揚州。薄幸聲名總是愁。 塵暗鹔鹴裘。針線曾勞玉指柔。一夢覺來三十載,休休。空為梅花白了頭。
吹簫跨鸞。香銷夜闌。杏花樓上春殘。繡羅衾半閑。 衣寬帶寬。千山萬山。斷腸十二闌干。更斜陽暮寒。
人生南北如歧路。世事悠悠等風絮。造化小兒無定據。翻來覆去,倒橫直豎,眼見都如許。 伊周功業何須慕。不學淵明便歸去。坎止流行隨所寓。玉堂金馬,竹籬茅舍,總是無心處。
寂寂春山一鳥鳴,春江入夜亂春聲。 長橋細月眉相約,遠浦微波目共成。 歌扇裂余猶見畫,舞巾題處已無名。 那堪一尺天涯路,空對繁星達曙明。
雨荷驚起雙飛鷺。鷺飛雙起驚荷雨。濃醉一軒風。風軒一醉濃。 午陰清散暑。暑散清陰午。斜日轉窗紗。紗窗轉日斜。
錦如花色春殘飲。飲殘春色花如錦。樓上正人愁。愁人正上樓。 晏天橫陣雁。雁陣橫天晏。思遠寄情詞。詞情寄遠思。
月天遙照寒窗雪。雪窗寒照遙天月。門掩欲黃昏。昏黃欲掩門。 錦鹓雙并枕。枕并雙鹓錦。雪鬢整纖瓊。瓊纖整鬢云。
斷鴻歸處飛云亂。亂云飛處歸鴻斷。風弄葉翻紅。紅翻葉弄風。 柳殘凋院后。后院凋殘柳。樓外水云秋。秋云水外樓。
靈沼縈回邸第前,浴日涵天寫曙天。始見龍臺升鳳闕, 應如霄漢起神泉。石匱渚傍還啟圣,桃李初生更有仙。 欲化帝圖從此受,正同河變一千年。
孔山民具瞻,位高心愈謙。 待人冬日暖,持己曉霜嚴。 善類藉培植,賢材無滯淹。 更栽椿百本,歲歲綠陰添。
倒瀉銀河事有無,掀天濁浪只須臾。 人間更有風濤險,翻說黃河是畏途。
月去疏簾才數尺,烏鵲驚飛,一片傷心白。萬里故人關塞隔,南樓誰弄梅花笛? 蟋蟀燈前欺病客,清影徘徊,欲睡何由得?墻角芭蕉風瑟瑟,生憎遮掩窗兒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