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日觀諸道士步虛
玄都開秘箓,白石禮先生。
上界秋光凈,中元夜氣清。
星辰朝帝處,鸞鶴步虛聲。
玉洞花長發,珠宮月最明。
掃壇天地肅,投簡鬼神驚。
倘賜刀圭藥,還留不死名。
玄都開秘箓,白石禮先生。
上界秋光凈,中元夜氣清。
星辰朝帝處,鸞鶴步虛聲。
玉洞花長發,珠宮月最明。
掃壇天地肅,投簡鬼神驚。
倘賜刀圭藥,還留不死名。
玄都開啟了神秘的符箓,道士們在白石前禮拜先生。上界的秋光澄澈明凈,中元節的夜晚氣息清爽。星辰羅列于天帝所在之處,鸞鶴伴隨著道士誦經的步虛聲。玉石洞中鮮花長久盛開,珠宮之中月色最為明亮。清掃祭壇時天地一片肅穆,投簡時鬼神也為之驚動。倘若能賜予仙丹妙藥,還可留下長生不死之名。
玄都:指神仙居住的地方。秘箓:道教的秘密符箓。
白石:可能指道士修煉之地的白石,也可能是某位仙人的代稱。先生:指道士。
上界: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中元:農歷七月十五,道教稱為中元節。
朝帝處:星辰環繞、朝拜天帝的地方。
步虛聲:道士誦經禮贊時的聲音。
玉洞:玉石洞穴,指仙境。
珠宮:用珍珠裝飾的宮殿,也是仙境。
掃壇:清掃祭壇。
投簡:道士向神靈投送簡牘,以祈福禳災。
刀圭藥:道教的仙丹妙藥。
中元節是道教重要節日,此詩創作或在中元節當日,當時道教盛行,人們對神仙世界充滿向往。詩人在觀道士做法事過程中,受現場神秘氛圍感染,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神仙境界的向往。
這首詩描繪了中元節道士做法事的場景和上界仙境,主旨是表達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長生的愿望。詩中想象豐富,意境優美,體現了道教文化對詩歌創作的影響。
才略迥超群,□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作,詩好播清芬。蚤著為藩績,今收督漕□。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紛。
東湖覿面本情親,到得東湖動隔旬。若道四并成浪語,如何寸步不由人。
曉日平郊遠色分,皇家千障抱諸墳。沾花車騎香聞露,過水冠裳潤帶云。繡璧斜翻丹鳳勢,回沙細擁白蛇文。詞臣預喜瞻依地,寶篆穹牌七帝勛。
避地飄搖未定棲,貧家骨肉滿中閨。去年左氏三媛在,明歲商瞿五子齊。梅實早從冬至結,鶯雛休待立春啼。街頭花勝無錢買,黃口牽衣向小妻。
癖懶歸來白發侵,故人清問一沾襟。不知雞骨支床日,能作龍淵滯獄心。變盡浮云廬岳在,涸殘秋水大江深。與君但解逍遙意,何事區區梁父吟。
泥金沙棠舫,候郎來,春水沒篙長。
關塞煙塵二十秋,適持使節海山頭。行衙到處皆如寺,按部經年不離舟。公舉所知當勿枉,上供易足更何求。若論安便無加此,秪恐旁求第一流。聞說長安苦戴星,公家無補秪勞形。每思肥羜心先寫,今見淮山眼自青。豈乏尋常將漕挽,好留人物為朝廷。四明久已無狂客,欲問天工乞箳篂。
命楫尋嘉會,信次歷山原。捫天上云糺,礜石下雷奔。澄潭寫度鳥,空嶺應鳴猿。榜歌唱將夕,商子處方昏。
寵命膺邊寄,天書煥紫泥。九秋辭闕下,萬里度關西。著豸金橫帶,乘驄玉作蹄。歸朝奏成績,光寵賜鞶犀。
應有靈謠寄別愁,放班閑作步虛游。孤蹤莫過嫦娥宅,桂數搖風易感秋。
西樵與東樵,云表互參次。借問四百峰,何如七十二。山中千馀家,往往足幽事。迢迢白云間,雞犬自鳴吠。閭里絕諍訟,園畦多樹藝。以此淳樸風,上代復何異。荒涼福地圖,寥落洞天記。勝絕昔有聞,興劇今始蒞。石扇啟霞霏,金函發山笥。獨往念始申,還丹術猶閟。將尋芝谷翁,共訪桃源世。
風雨扁舟混釣徒,親人魚鳥若堪呼。臨流更愛桃花色,肯載西施泛五湖。
憐君不識面,操筆若為情。載誦閩賢志,還為楚些聲。掛冠終為母,辭祿豈要名。更問生前事,知非是亦醒。
名利場中,愁過了、幾多昏曉。試看取、江鷗遠水,野麋豐草。世事浮云翻覆盡,此生造物安排了。但芒鞋竹杖任蹉跎,狂吟笑。樽有酒,同誰倒。花滿徑,無人埽。念紅塵來往,倦如飛鳥。懶后天教閑處著,坐閒人比年時少。向太行山下覓菟裘,吾將老。
一春愛三月,輕陰淡微和。呼童理荒畦,有客來山阿。話舊臥松谷,小酌歸煙蘿。談笑竟終日,取樂豈在多。忽驚遠言旋,未醉顏已酡。人生會合難,百年幾相過。華發不我遲,居諸其奈何。愿君且盡觴,聽我山中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