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:長干曲四首
君家定何處,妾住在橫塘。停舟暫借問,或恐是同鄉。
家臨九江水,去來九江側。同是長干人,生小不相識。
下渚多風浪,蓮舟漸覺稀。那能不相待,獨自逆潮歸。
三江潮水急,五湖風浪涌。由來花性輕,莫畏蓮舟重。
君家定何處,妾住在橫塘。停舟暫借問,或恐是同鄉。
家臨九江水,去來九江側。同是長干人,生小不相識。
下渚多風浪,蓮舟漸覺稀。那能不相待,獨自逆潮歸。
三江潮水急,五湖風浪涌。由來花性輕,莫畏蓮舟重。
請問您家定在何處?我家就住在橫塘。停下船來暫且相問,也許我們是同鄉。我家臨近九江邊,來來往往在九江畔。我們都是長干人,從小卻沒能相識。下游小洲風浪多,采蓮的船兒漸漸稀少。怎么能不等你,獨自逆著潮水回去呢。三江的潮水湍急,五湖的風浪洶涌。向來花的本性就輕薄,不要害怕蓮舟太重。
橫塘:在今南京市西南,是一個古渡口。
九江:泛指長江下游一段的江水。
下渚:下游的小洲。
三江:泛指長江下游支流。
五湖:泛指太湖流域的湖泊。
花性輕:花的本性輕薄,這里以花喻人。
長干曲是樂府舊題,多寫長干里一帶江邊女子的生活和情感。這組詩創作時間不詳,大致反映了唐代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,詩人可能是受到當地民歌的啟發而創作。
這組詩主旨是描繪江南水鄉女子的生活與情感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通俗、情感真摯,以對話入詩。在文學史上,它繼承了樂府民歌的傳統,對后世同類題材創作有一定影響。
昨日山家春酒濃,野人相勸久從容。
獨憶卸冠眠細草,知己尚嫌身酩酊,路人應恐笑龍鐘。
夜愛云林好,寒天月里行。
青牛眠樹影,白犬吠猿聲。
一磬山院靜,千燈溪路明。
從來此峰客,幾個得長生。
舊伴同游盡卻回,
云中獨宿守花開。
自是去人身漸老,
暮山流水任東來。
一身禪誦苦,灑掃古花宮。
靜室門常閉,深蘿月不通。
懸燈喬木上,鳴磬亂幡中。
附入高僧傳,長稱二遠公。
僻巷鄰家少,茅簷喜并居。
蒸梨常共灶,澆薤亦同渠。
傳屐朝尋藥,分燈夜讀書。
雖然在城市,還得似樵漁。
渡水傍山尋絕壁,
白云飛處洞天開。
仙人來往行無跡,
石徑春風長綠苔。
自小看花長不足,
江邊尋得數株紅。
黃昏人散東風起,
吹落誰家明月中。
老將明王識,臨終拜上公。
告哀鄉路遠,助葬戍城空。
素幔朱門里,銘旌秋巷中。
史官如不濫,獨傳說英雄。
得道南山久,曾教四皓棋。
閉門醫病鶴,倒篋養神龜。
松際風長在,泉中草不衰。
誰知茅屋里,有路向峨嵋。
寄遠空以心,心誠亦難知。
篋中有秋帛,裁作遠客衣。
縫制雖女功,盡度手自持。
容貌常目中,長短不復疑。
斜縫密且堅,游客多塵緇。
意欲都無言,浣濯耐歲時。
殷勤托行人,傳語慎勿遺。
別來年已老,亦聞鬢成絲。
縱然更相逢,握手唯是悲。
所寄莫復棄,愿見長相思。
茅屋往來久,山深不置門。
草生垂井口,花落擁籬根。
入院將雛鳥,尋蘿抱子猿。
曾逢異人說,風景似桃源。
上方唯一室,禪定對山容。
行道臨孤壁,持齋聽遠鐘。
枯藤離舊樹,朽石落高峰。
不向云間見,還應夢里逢。
郡齋常夜掃,不臥獨吟詩。
把燭近幽客,升堂戴接z5。
微風吹凍葉,余雪落寒枝。
明日逢山伴,須令隱者知。
煙水初銷見萬家,
東風吹柳萬條斜。
大堤欲上誰相伴,
馬踏春泥半是花。
夜來花欲盡,始惜兩三枝。
早起尋稀處,閑眠記落時。
蕊焦蜂自散,蒂折蝶還移。
攀著殷勤別,明年更有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