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第后謝座主
一從東越入西秦,十度聞鶯不見春。
試向昆山投瓦礫,中夜自將形影語,古來吞炭是何人。
一從東越入西秦,十度聞鶯不見春。
試向昆山投瓦礫,中夜自將形影語,古來吞炭是何人。
自從從東越來到西秦,十次聽聞黃鶯啼叫卻都沒看到科舉中第的春天。試著像在昆山投下瓦礫般去參加考試,半夜只能對著自己的形影說話,自古以來吞炭改變聲音的人是誰呢。
東越:古代地區(qū)名,這里可能指詩人故鄉(xiāng)所在區(qū)域。
西秦:指長安一帶,是當時科舉考試之地。
十度聞鶯:多次聽到黃鶯啼叫,暗示多年參加科舉。
昆山:傳說中產(chǎn)玉之地,這里比喻科舉考場。
吞炭:戰(zhàn)國時豫讓為給智伯報仇,吞炭使聲音改變,以此來表明自己為達目的不惜改變自己。
此詩可能創(chuàng)作于詩人多次參加科舉終于及第之后。當時科舉競爭激烈,詩人多年奔波于故鄉(xiāng)與京城之間參加考試,歷經(jīng)多次失敗,終于成功,借此詩表達多年來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(fā)科舉歷程的艱辛和感慨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用典巧妙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高,但反映了古代文人科舉之路的不易。
孔翠耀其羽,乃為俗所珍。神龍?zhí)幘艤Y,潛躍固有因。小人役瑣屑,君子揚其芬。遐哉顏閔烈,千秋灑靈芬。出事金玉昆,入奉堂上親。恩義茍不虧,豈必饌芳薰。爰騁六藝圃,載泳詩書津。何當繼喬木,振佩躡高云。
策馬孤城下,經(jīng)過淚盈襟。開門絓蟏蛸,井灶莓苔深。念彼泉下人,悽然杳難尋。蕭條故籬菊,識我平生心。攬轡向前路,徘徊出寒林。誰知山陽笛,惻愴猶至今。
鰲峰千仞郁嵯峨,萬蠟榮春洽太和。明月只隨仙仗轉,紅云偏近御筵多。旌旄影揚黃金闕,絲竹聲翻《白雪》歌。萬歲三呼頻祝頌,醉歸數(shù)問夜如何。
曉入邯鄲十里春,東風吹下玉樓塵。青娥莫怪頻含笑,記得當年失步人。
計日塵容慣客,沿堤柳色迷天。朝暾馬右分旭,夕照襟西送煙。
栽花種竹事何閑,不及櫻桃顆顆圓。坐看來禽偷果趣,閉門對汝已三年。
深灰淺火略相遭,小苦微甘韻最高。未必雞頭如鴨腳,不妨銀杏伴金桃。
秋風亦云厲,槁葉盈我宅。黃鳥無馀聲,玄鳥有遺跡。嗟我何規(guī)規(guī),敢憚千與百。秋深氣微寒,秋盡雪將白。誰不悲流波,當前莫能惜。
金壺水澀銅龍咽,百尺樓頭上新月。一陣霜風入戶來,紛紛吹轉墻陰雪。曲屏坐擁紅地壚,沉水煙清浮睡鳧。錦衾不暖客窗夢,可憐夜半聞啼烏。烏啼夜永孤琴思,凄凄燭影搖寒翠。家在江南過雁稀,憑誰為寄平安字。
金山突兀翠霞高,清賞渾如享太牢。半夜穹廬伏枕臥,亂云深處野猿號。金山前畔水西流,一片晴山萬里秋。蘿月團團上東嶂,翠屏高掛水晶毬。金山萬壑斗聲清,山氣空濛弄晚晴。我愛長天漢家月,照人依舊一輪明。
月露星河共一天,無由縮地謾悽然。金閨莫羨江湖趣,曾溷京塵二十年。
鶴話堯年訝苦寒,小春未盡雪漫漫。妥靈祭罷兒孫哭,從此人間一見難。
僦得籃輿冒雪行,林巒相映月華明。應同棧道經(jīng)西嶺,又似飛沙抵北京。擎重更看危木在,號寒偏聽野猿清。開窗瀹茗題詩句,誰與山翁共此情。
妒花暝雨迷千里,隔水殘紅度幾車。夢破三更子規(guī)鳥,香來一樹木犀花。病夫老去頭如鶴,稚子春來發(fā)似鴉。海曲傳詩意無盡,更期何處問丹砂。
自知酒量防踰矩,敢詫詩才妙斲輪。古圣賢心得絲許,雖非尼扁異愚民。頓爾繆為象山學,雕吾痛絕水心文。潛夫詩格溫夫字,掩耳平生不愿聞。詩備眾體更須熟,文成一家仍不陳。晚悔昨非思改紀,規(guī)隨養(yǎng)氣省心人。鄭玄三禮王弼易,亦繪冕旒配孔庭。虛耗中原實衛(wèi)霍,麒麟閣上也圖形。一河綠水小樓前,八十老翁猶駕船。七十老翁幸靜坐,有書不讀真可憐。恨予生不及晦翁,撰杖鵝湖觀異同。豈減游楊侍程子,未甘籍湜事韓公。膾炙鯨鵬吾不佞,撮捫蚤虱爾徒勞。泰山夜半見紅日,政要人生著腳高。后山卒僅四十九,諱日崇寧一日前。當時假使馀七帙,忍見中原丙午年。周家八百年天下,文武焉知有赧王。老壽彭公亦馀骨,始知生死是興亡。少陵詩詫古來希,老病馀生曷不歸。不信神仙不信佛,死時惟裹破深衣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