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:荊州樂
白帝城邊足風波,
瞿塘五月誰敢過。
荊州麥熟繭成蛾,
白帝城邊足風波,
瞿塘五月誰敢過。
荊州麥熟繭成蛾,
白帝城周邊到處是風浪波濤,五月的瞿塘峽誰又敢行船通過。荊州的麥子成熟了,蠶也結成了蛾。
白帝城: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。
足:充滿。
瞿塘:瞿塘峽,長江三峽之一,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。
荊州:古代九州之一,在今湖北、湖南一帶。
雜曲歌辭是樂府詩的一種,此詩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當時長江流域水運繁忙,三峽地勢險要,行船危險,而荊州地區農業發達。詩人或許是在游歷途中,目睹不同景象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不同地域的特色與生活差異。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,以簡潔語言描繪出不同畫面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雜曲歌辭反映社會生活、風格質樸的特點。
龍沙王氣,恒山秀色,德星光動南州。使君高宴,北山佳處,薰風紅閃旗旒。兩翼擁貔貅。駭鼉鳴疊鼓,杖奮驚虬。一點星飛,畫柱得意過邊籌。貂蟬元自兜鍪。笑閻閻小子,談笑對侯。萬騎平原,千艘漢水,堂堂小試清油。賓從盡風流。喜武同張肄,書漫韓投。樂事更酬。醉魂還夢菊花秋。
江草萋萋江水長,使軺聞欲度瀟湘。開帆夜坐星河色,載筆春吟杜若香。綵繡過家非舊服,皂囊還闕有新章。西州五月無炎暑,應避青驄滿路霜。
馬上東風吹酒醒,空將春恨到江亭。飛香寂寞無尋處,煙映晚山深淺青。
避世桃源別有村。蒹葭秋水總銷魂。霜髯灑脫真龍種,法曲飄零舊夢痕。沙塞遠,暮煙昏。聊從物外寄閒身。毫端未掩干霄氣,一樣難忘是此君。
全死全生大法王,能醫生死更無方。乾城影里封疆闊,石火光中劫數長。
北斗離離接上臺,帝京人說是蓬萊。云門樂奏千秋引,竹葉春生萬壽杯。虎節暫隨鳴佩入,熊轓應載賜金來。漢家公輔多循吏,誰道公無汲黯才。
孤影徘徊且月中,流離滿貯酒如空。東皇太一應來下,笑指梅花一信通。
夢覺呼童問幾更,未應先作不平鳴。山深六月有秋意,夜靜滿城惟雨聲。四海虛名此身愧,百年浮世寸心驚。誰教檐溜如愁思,欲斷還連直到明。
卻搜文學起吾唐,暫失都城亦未妨。錦里幸為丹鳳闕,幕賓徵出紫微郎。來時走馬隨中使,到日援毫定外方。若以掌言看諫獵,相如從此病輝光。
叢蘆岸側青溪灣,石磯凈掃苔花斑。漁翁有家住何許,風景卻如西塞山。昨夜溪頭過新雨,春水漫漫決沙渚。群魚盡逐早潮來,父起收罾子看筥。入市魚租今幾何,歸家尚喜鮮鱗多。近村沽酒了馀日,醉后不妨眠綠莎。古木垂陰斷岸腳,疑與是翁曾訂約。摩挲安得共盤桓,細和江南捕魚樂。
彩鹢齊飛簇畫旗,甲光如水入云低。長楊五柞遙相望,笳鼓歸來日每西。
重入都門又許時,舊巢新燕欲何之。清風忽送苕溪便,滿紙云煙七字詩。
康邸龍飛日,中原不可支。乘輿猶北狩,淚濕畫中詩。
鷲嶺白云邊,茅庵只數椽。污泥皆凈土,人境即諸天。山現空中色,花明定后禪。蒲團今已爛,趺坐不知年。
蠟屐登臨結侶行,高峰勝處還再更。萬木扶疏欲填壑,群山迤邐如環城。當檐月到徙松影,隔嶺風來聞潮聲。秉燭同游不盡興,況逢秋色含別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