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先生畫洞庭歌
江南客,水為鄉,舟為宅,能以筆鋒知地脈。
閑分楚水入丹青,不下此堂臨洞庭。
水文不浪煙不動,六月火光衣上生,齋心寂聽潺湲聲。
林冰搖鏡水拂簟,玉壺先生在何處?
江南客,水為鄉,舟為宅,能以筆鋒知地脈。
閑分楚水入丹青,不下此堂臨洞庭。
水文不浪煙不動,六月火光衣上生,齋心寂聽潺湲聲。
林冰搖鏡水拂簟,玉壺先生在何處?
江南的客人以水為家鄉,以船為住宅,能用筆鋒洞察大地脈絡。他悠閑地把楚地之水繪入畫卷,人未出廳堂卻如親臨洞庭。畫面里水波平靜、煙霧不動,六月似有火光映在衣上,靜心聆聽似有潺潺水聲。如林的冰塊搖晃、鏡般的水面輕拂竹席,玉壺先生如今身在何處呢?
地脈:指地理形勢。
丹青:指繪畫。
齋心:使心靈純凈。
潺湲:水流聲。
?。褐裣?。
玉壺先生:可能指周先生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推測詩人看到周先生所畫的洞庭圖,被畫作深深吸引,由此引發感慨而創作此詩。當時可能詩人與周先生分別,看到畫作更添思念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周先生畫作技藝高超,能生動展現洞庭之景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想象描繪畫面,感染力強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,但體現了當時題畫詩的創作特色。
迢迢幽溪上,寂寂野人居。泠泠風入樹,雞鳴墟。白日三杯酒,清秋一草廬。閑花階下笑,謂我意何如。
窗虛月影暗,微雨響疏疏。不覺傷留滯,翻然念起居。道心知日損,瘦骨近何如。江上幾惆悵,都為欲寄書。
鏡吹微分測海功。綠章清磬自從容。置身端在蠡臺中。倘使須彌真可納,直疑天漢信能通。人間何世不虛空。
涼桐葉葉按秋聲,搔首危樓百感生。天欲盡頭煙水闊,雁拖殘日下蕪城。
三圣妙傳心,心體存于靜。執中又三言,近來惑未省。詩書每諄切,鄒魯猶衍永。德性敬所尊,放心閑弗騁。歸根乃春茁,用晦豈灰冷。彼所謂善刀,我所謂尚褧。寥寥越千祀,舂陵一提醒。紫陽書滿家,鼻端最機警。南州今孺子,名庵在近境。明當從之游,飛度韓田嶺。
鼓聲迎客醉還家,社樹團欒日影斜。共喜今年春賽好,纏頭紅有象生花。野蔓牽花過短墻,麥秋時節并蠶忙。迎門老父延行客,井汲清甘樹蔭涼。雞聲犬吠遠相望,社酒登槽喚客嘗。曉日晴明陂更闊,風吹蕎麥蜜花香。晚雪漫漫沒兔罝,滿杯豆粥餉鄰家。夜長少婦無舂織,一點青燈伴緝麻。
綠淺紅深醉眼濃,殢人何處不迷蹤。飛時莫浪隨流水,自有春濤可化龍。
為愛平洲鏡與平,了無巇崄斗江聲。春融霧捲溪花麗,夜半潮來水鳥鳴。古樾馀陰宜客步,虛舟不系沒人爭。閑梳白發晨暉凈,一笑韓瀧鼓角行。
彩虹平野瞰,錦縠半天張。我發濕宵雨,欲晞珠水陽。終愁晦西極,不敢問東光。歸去修初服,微情誦九章。
古剎石城里,逶迤丹磴攀。殿懸秋靄樹,江吐夕陽山。法食供游饌,林杯悅旅顏。無勞支遁馬,碧草步人還。
湖上蝸廬僅自容,寸懷無奈百憂攻。補衣未竟迫秋露,待飯不來聞午鐘。稚子挾書勤質問,鄰翁釋耒間過從。今朝一笑君知否,滿甕新醅粥面醲。
妝成浴手卸金彄,女伴孜孜看不休。一樣繡針花剪手,怪他偏自會梳頭。
偶翻琴韻感清塵,楚水吳山未易論。細雨春城杏花落,輕風南陌柳條新。人間不覺周為蝶,心短毋煩路問津。半幅瀟湘寒食盡,十千酤酒忍辭頻。
上袯與下襫,青蓑苦能織。曉披春雨來,晚曬陽坡側。蔽身常自足,沖濕曾為得。任從野風吹,已敵寒蓬色。
朝廷詎無將,君獨奮布衣。手提五百人,不死其何歸。肌膚為兜鍪,廝養為神師。一夫先刈旗,賊驚刀相糜。奇兵無全勝,救援苦不來。彼為泰山崩,我為獨木支。寒寡終不敵,猛士咸瘡痍。人持一半冰,馬負一束萁。且戰且退走,驍騎憚不追。嗚呼蛇矛失,流涕滿邊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