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二
誰言高靜意,不異在衡茅。
竹冷人離洞,天晴鶴出巢。
深籬藏白菌,荒蔓露青匏。
幾見中宵月,清光墜樹梢。
誰言高靜意,不異在衡茅。
竹冷人離洞,天晴鶴出巢。
深籬藏白菌,荒蔓露青匏。
幾見中宵月,清光墜樹梢。
誰說身處高雅寧靜之地,心境與住在簡陋茅屋不同呢。竹林清冷,人離開了山洞;天氣晴朗,仙鶴飛出了巢穴。深深的籬笆里藏著白色的菌類,荒蕪的藤蔓間露出青色的葫蘆。多次見到半夜的月亮,清冷的光輝灑落在樹梢。
高靜:高雅寧靜之地。
衡茅:衡門茅屋,指簡陋的居所。
白菌:白色的菌類。
青匏:青色的葫蘆。
中宵:半夜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可能是詩人與劉補闕交往期間,二人以詩相和,詩人在秋園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展現秋園景色和自己寧靜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秋園寧靜之美,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,營造出清幽意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,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情趣。
綠連霧兮窈窕,翠生香兮輕浮。花得道兮無妍,鳥涉仙兮何愁。心太平兮太平,功如水兮先秋。喬松來兮樂余,蓬萊樂兮堪游。
煙霞島上滿,落日鬼豪侵。支命全虧骨,包愁總在心。徑荒陶興淺,袍吝范寒深。起舞徒虛事,頻年聽翰音。
唐虞圣治隆,有夏承神禹。山川既攸分,則壤別九土。成賦因地生,作貢非妄取。敬德先臣民,要荒聲教普。大清中外同,幅員倍上古。君臨實艱哉,殫思御寰宇。
德星池館五云連,翠管銀罌照綺筵。伶部按歌傳錦瑟,御廚分賜輟金錢。夜看燈月明于晝,人在蓬瀛望若仙。共喜恩波逢圣世,愿將歌頌答韶年。登堂頓覺消塵思,獨樹梅花清傍人。物色每驚游宦侶,風光先透帝城春。何郎詩興留東閣,杜老醅香送隔鄰。歲歲傳觴還此夕,綵燈花勝斗鮮新。
玉宇寒深鎖碧扉,九星冠上雪花飛。天風一夜瑤波凍,齊脫霞綃換羽衣。玉女騎鸞上早朝,妝成親著綠云袍。洗頭盆漉東溟水,化作紅塵瑞雪飄。會啟消寒集太清,鞭龍催喚董雙成。問誰能佐瓊蘇釀,翠釜新調白玉羹。第一多情綠萼華,手翻條脫臥紅霞。羊郎一去無消息,閑煞瓊梅不著花。沖寒晨謁范成君,靈綬承戈總不群。披著云衣忘峭冷,鳳凰衫子玉絲裙。詩詠消寒自品量,衍波箋寫七瑤堂。芝書寶篆無人識,吹墮塵寰帶墨香。
白柄長镵曉入山,欲尋黃獨駐君顏。云深路晦東風雨,惆悵空攜竹笥還。
嘉節長岐路,區區夢幻身。何年一舉腋,仙去逐敖君。
短花長葉。到處翠軿相接。洞中春。衣炷熬丹錫,唇脂瀹水銀。盤囊閑系虎,麈尾笑遺人。總隔蓬萊路,也生塵。
蘭階初擢秀,棣萼亦聯芳。幻化應難料,悲歡獨兩忘。達生知有道,養性更傳方。一笑乘云去,誰知本不亡。
料峭東風花樹暝。月過窗紗,猶見殘燈影。香夢初回知害冷。彩云低喚何曾應。玉漏迢迢嫌夜永。一點春鶯,趲上相思癥。半晌隔樓還寂靜。嬌娥睡去檀郎醒。
世何愛桃李,桃李多妖姿。世何愛楊柳,楊柳多柔枝。妖姿易消滅,柔枝易摧折。遑復計歲寒,相見成懌悅。華言互相傾,欺妄聯同聲。賦性茍木訥,噂沓憎無能。文詞貴樸老,今人競佻巧。瑾瑜恥自衒,誰知是奇寶。歸去東海頭,滌蕩祛隱憂。學品唯自信,努力事姱修。神鯉困泥沙,身命亦何輕。風雷一朝會,飛騰眾所驚。盲俗無定見,毀譽隨時更。昔日讒譖子,身貴來佳名。君當效鸞鶴,奮翼起高鳴。郁郁守蓬蓽,誰能諒其誠。
攤書卓午紙窗明,遣興新詩又早成。賣卻巾車贏歲事,深居不用嘆徒行。
種菜英雄老,游山婚嫁遲。仙名留飲酒,官職折吟詩。肝膽今誰照,年華有鏡知。飛鴻杳天際,獨立看云時。
水碧湘裙,苔青畫屧,一庵秋夢蕭蕭。燕子飛來,傷心怕問前朝。芳犀已抵千金重,秪憐才、兩字魂銷。帶愁描、露葉娟花,廿五離騷。妝樓粉黛都銷歇,聽魚山梵唱,夜雨無憀。三尺香墳,他時杯酒須澆。脂田一棱飄兒菜,峭西風、吹上寒潮。舊紅橋、幾樹垂楊,幾處瓊簫。
紅翻繭栗梢頭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