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望無錫芙蓉湖
水寬山遠煙嵐迥,柳岸縈回在碧流。清晝不風鳧雁少,卻疑初夢鏡湖秋。
丹橘村邊獨火微,碧流明處雁初飛。蕭條落葉垂楊岸,隔水寥寥聞搗衣。
逐波云影參差遠,背日嵐光隱見深。猶似望中連海樹,月生湖上是山陰。
舊山認得煙嵐近,湖水平鋪碧岫間。喜見云泉還悵望,自慚山叟不歸山。
翠崖幽谷分明處,倦鳥歸云在眼前。惆悵白頭為四老,遠隨塵土去伊川。
水寬山遠煙嵐迥,柳岸縈回在碧流。清晝不風鳧雁少,卻疑初夢鏡湖秋。
丹橘村邊獨火微,碧流明處雁初飛。蕭條落葉垂楊岸,隔水寥寥聞搗衣。
逐波云影參差遠,背日嵐光隱見深。猶似望中連海樹,月生湖上是山陰。
舊山認得煙嵐近,湖水平鋪碧岫間。喜見云泉還悵望,自慚山叟不歸山。
翠崖幽谷分明處,倦鳥歸云在眼前。惆悵白頭為四老,遠隨塵土去伊川。
水面寬闊,山巒遙遠,煙霧彌漫而幽遠,柳岸曲折環繞在碧綠的水流中。晴朗的白天沒有風,野鴨和大雁也很少,我竟懷疑這是初夢到鏡湖的秋天。丹橘村邊孤火微弱,碧流明亮處大雁剛剛飛起。蕭條的落葉飄落在垂楊岸邊,隔著湖水隱隱約約能聽到搗衣聲。追逐波浪的云影參差不齊地遠去,背著日光的山嵐光影時隱時現。這景色還好像遠望中連著海邊的樹木,月亮升上湖面,這里就如同山陰。能認出故鄉的山巒,煙霧已近,湖水在碧綠的山峰間平鋪。欣喜見到云泉卻又惆悵遠望,自感慚愧身為山叟卻未歸山。翠崖幽谷清晰可見,倦鳥歸云就在眼前。惆悵自己白頭成為四老一樣的人,卻還跟著塵世的紛擾前往伊川。
煙嵐迥:煙霧彌漫且幽遠。迥,遠。
鏡湖:在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,這里用來類比芙蓉湖景色。
獨火:孤火。
搗衣:洗衣時用棒槌在砧上捶擊衣物,一般在秋天進行,常表達思婦之情。
岫:山峰。
四老:指商山四皓,秦末漢初四位著名隱士。
伊川:古地名,在今河南伊河流域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從詩中表達的情感推測,詩人可能身處異鄉,在仕途或生活中有一定的不如意,看到芙蓉湖的景色,勾起了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隱山林的愿望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發對故鄉的思念和未能歸隱的惆悵。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,意境營造出色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寫景抒情的技巧。
月閏清秋,時逢誕節,畫堂瑞氣多多。遙瞻南極,瑞彩照盤坡。好是年才五十,身當貴、福比山河。無些事,方裙短揭,時復自高歌。 歡娛,當此際,香燃寶鴨,酒酌金荷。恣柳腰櫻口,左右森羅。縱有人人捧擁,爭得似、正面嫦娥。思量取,朱顏未老,好事莫蹉跎。
昔在羲皇前,遂有郁華子。 蒼姬握圖籙,更出為柱史。 應世抑何久,萬有千余祀。 一日將度關,崑崙且西指。 短車駕青犢,上有紫云起。 占風知圣人,再拜勤尹喜。 授之五千言,試一撮玄旨。 是身求不殆,其要在知止。 萬事皆倘來,軒冕直寄耳。 乘云游太清,坐進長生理。
煌煌王侯族,富貴甘如蜜。 飄飄不仙侶,翅舉自蓬蓽。 且如王子晉,玉笙吹已畢。 白鶴忽來尋,乘虛氣何逸。 劉安振其后,飛騰聞舉室。 微如雞犬類,云間詎相失。 斯乃帝王孫,安在巖穴出。 至今和安老,千載與相匹。 沙土暨云陽,聞諸經所述。 此地可長生,得之養形質。 乃知朝市隱,勝彼山林日。 和平能毓氣,安靜常抱一。 號名豈虛假,是謂練形術。 焉用采昌陽,寧須苕芝朮。 從今列仙傳,當續更生筆。
崆峒郁岧峣,直上萬丈強。 中有廣成居,白石砌華房。 抱神磨自役,室靜藹生光。 歲丁千二百,來今詎可量。 土德方在御,齋心造其旁。 至道顧何在,愿一示其方。 云飛不待族,木落不待黃。 形功精則搖,于道未相當。 失之下為士,得者上為皇。 妙訓閟玄局,為公發天藏。 誠能守其一,智故兼相忘。 往游無極樂,二儀久相長。
古之得道士,住世詎可期。 吾觀赤松子,宛在神農時。 隨飚欻上下,分職為雨師。 炎皇女得仙,馭氣常追隨。 帝降以逮王,嬴氏接蒼姬。 更革非一代,隱見不可知。 赤精制六合,子房定王墓。 功成應天道,挺身往從之。 名列太玄童,玉女如嬰兒。 愿言踵高躅,壽命一如斯。
清泉流急響珊珊,丹灶無煙玉石寒。 指石坐來心盧息,氣清冰在玉精盤。
炎洲望處云南北,峣闕歸時路屈盤。 喜得夜深清枕簟,月華斜白洞天寒。
碧黯塞榆,黃銷堤柳,危欄誰料重撫。才情猶未減,指點驚如許。當時共伊東顧。為辭家、怕吟鸚鵡。袞袞波光,悠悠云氣,陶寫幾今古。 生塵每憐微步。渺江空歲晚,知在何處。土花封玉樹。恨極山陽賦。吹薌扇底余歡斷,怎忘得、陰移庭午。離別苦。那堪聽、敲窗凍雨。
望紫云翁,啟明在東,長庚在西。但空有寸心,荊州江漢,未能百里,弱水沙黎。菊底秋深,樵邊信至,一曲陽春草木知。長吟詠,覺聲如韓操,骨似陶詩。不應鬢發能稀。七十壽強如六十耆。想高談傾坐,風斯下矣,微辭漱物,清且漣漪。謾說磻翁,休夸淇叟,用舍行藏各有時。真修養,有近思家學,字字參芝。
數聲鶗鴂,又報芳菲歇。惜春更把殘紅折。雨輕風色暴,梅子青時節。永豐柳,無人盡日飛花雪。(飛花雪 一作:花飛雪) 莫把幺弦撥,怨極弦能說。天不老,情難絕。心似雙絲網,中有千千結。夜過也,東窗未白凝殘月。(凝殘月 一作:孤燈滅)
花前月下暫相逢。苦恨阻從容。何況酒醒夢斷,花謝月朦朧。 花不盡,月無窮。兩心同。此時愿作,楊柳千絲,絆惹春風。
乍暖還輕冷。風雨晚來方定。庭軒寂寞近清明,殘花中酒,又是去年病。 樓頭畫角風吹醒。入夜重門靜。那堪更被明月,隔墻送過秋千影。
傷高懷遠幾時窮?無物似情濃。離愁正引千絲亂,更東陌、飛絮蒙蒙。嘶騎漸遙,征塵不斷,何處認郎蹤。 雙鴛池沼水溶溶,南北小橈通。梯橫畫閣黃昏后,又還是、斜月簾櫳。沉恨細思,不如桃杏,猶解嫁東風。
雙蝶繡羅裙,東池宴,初相見。朱粉不深勻,閑花淡淡春。 細看諸處好,人人道,柳腰身。昨日亂山昏,來時衣上云。
龍頭舴艋吳兒競,筍柱秋千游女并。芳洲拾翠暮忘歸,秀野踏青來不定。 行云去后遙山暝,已放笙歌池院靜。中庭月色正清明,無數楊花過無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