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淬龍泉劒
歐冶將成器,風胡幸見逢。
發硎思剸玉,投水化為龍。
詎肯藏深匣,終朝用刜鐘。
蓮花生寶鍔,秋日勵霜鋒。
煉質才三尺,吹毛過百重。
擊磨如不倦,提握愿長從。
歐冶將成器,風胡幸見逢。
發硎思剸玉,投水化為龍。
詎肯藏深匣,終朝用刜鐘。
蓮花生寶鍔,秋日勵霜鋒。
煉質才三尺,吹毛過百重。
擊磨如不倦,提握愿長從。
歐冶子即將鑄造成寶劍,風胡有幸得見此寶。寶劍剛磨出鋒刃就想切割美玉,投入水中能化作蛟龍。它怎肯長久藏于深匣,整日都想用來砍鐘。劍刃如蓮花般美麗,秋日里更顯霜雪般的鋒利。劍身只有三尺,卻鋒利到吹毛可斷。若能不斷磨礪它,我愿長久將它握在手中。
歐冶:指歐冶子,春秋時期鑄劍名匠。
風胡:春秋時相劍名家。
發硎:刀新從磨刀石上磨出來,比喻初顯才能。剸玉:切割玉石。
詎肯:怎肯。
刜鐘:砍鐘。
寶鍔:指劍刃。
煉質:指劍身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在古代,寶劍常被視為才華和志向的象征,詩人可能是看到鑄劍場景或聽聞寶劍傳說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以寶劍自喻,表達自己渴望被賞識、施展抱負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龍泉劍的鋒利和不凡,突出其象征意義。它以生動的描寫和豐富的想象展現了寶劍的魅力,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人對寶劍文化的推崇,也反映出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。
抱玉三朝楚,懷書十上秦。年年洛陽陌,花鳥弄歸人。
綠水紅橋一路青,東風將雨染初成。 隔簾弄影捎飛燕,當座吹花趁語鶯。 新月正籠陶令宅,淡煙斜拂亞夫營。 年年送別三春恨,腸斷山陽笛里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