憶春日太液池亭候對
宮鶯報曉瑞煙開,三島靈禽拂水回。
橋轉彩虹當綺殿,簪筆此時方侍從,卻思金馬笑鄒枚。
宮鶯報曉瑞煙開,三島靈禽拂水回。
橋轉彩虹當綺殿,簪筆此時方侍從,卻思金馬笑鄒枚。
宮中黃鶯報曉,祥瑞的云煙散開,蓬萊三島的靈禽掠過水面飛回。橋如彩虹般轉折,正對著華麗的宮殿。我此時簪筆侍從在旁,卻想起了金馬門,不禁笑起鄒陽和枚乘。
太液池:皇家園林中的池沼。
宮鶯:宮中的黃鶯。
瑞煙:祥瑞的云煙。
三島:傳說中的蓬萊、方丈、瀛洲三座仙島,這里可能借指太液池中的島嶼。
靈禽:神鳥。
綺殿:華麗的宮殿。
簪筆:古代近臣插筆于冠,以便隨時記事。
金馬:金馬門,漢代宮門名,學士待詔之處。
鄒枚:指鄒陽和枚乘,均為西漢辭賦家,曾為梁孝王門客。
此詩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不詳。詩人在宮廷中等待應對時,目睹太液池亭周圍的美景,觸景生情,回憶起古代文人在金馬門的故事,從而創(chuàng)作了這首詩。
這首詩以宮廷早景為背景,展現(xiàn)了宮廷的奢華與莊重。詩人借景抒情,通過聯(lián)想鄒枚,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追求。在文學史上,它反映了當時宮廷詩的風格特點。
曾是將軍蒔菊馀,尚遺秋雪一藤癯。籬香伴酒經(jīng)三主,錢樹涂銀散五銖。往往抱霜冰夜蝶,亭亭插帽朗晴萸。落英又道堪餐甚,坐看柴桑一事驅。
洞庭西上蜀江深,兩岸青楓映竹林。楚舞已歌隨使節(jié),猿聲何處更沾襟。
不見隋河堤上柳,綠陰流水依依。龍舟東下疾于飛。千條萬葉,濃翠染旌旗。記得當年春去也,錦帆不見西歸。故拋輕絮點人衣。如將亡國恨,說與路人知。不見陶家門外柳,柴扉一徑遙通。閉門終日掩清風。感君高節(jié),綠蔭向人濃。籬落蕭疏雞犬靜,日長飛絮濛濛。先生一醉萬緣空。經(jīng)時高臥,不到翠陰中。不見都門亭畔柳,春來綠盡長條。柳邊行色馬蕭蕭。一枝折贈,相見又何朝。酒盡曲終人去也,風前亦自無聊。祗應于我恨偏饒。東君特地,付與沈郎腰。不見灞陵原上柳,往來過盡蹄輪。朝離南楚暮西秦。不成名利,贏得鬢毛新。莫怪枝條憔悴損,一生唯苦征塵。兩三煙樹倚孤村。夕陽影里,愁殺宦游人。
得處衡茅任養(yǎng)真,悟來方脫網(wǎng)羅塵。洛中談壽多鮐背,蓮社參詩有醉人。櫻粟助吟花老眼,琵琶薦飲果嘉賓。五千言里雌雄定,浮世無勞問甲辰。
一冬猶未雪,此日喜同看。極目瓊樓遠,開簾玉宇寒。豐年仍兆瑞,高會總成歡。郢調君應富,歌來和正難。
莫年身似杜陵翁,流落烏蠻白帝中。圣主哀憐不終棄,乞祠卻得水晶宮。
慈元舊殿盡荊榛,碑壓頹垣鳥跡新。惟有忠魂長不沒,怒濤猶撼海門津。
維舟采石月華新,一曲狂歌吊逐臣。仙籍騎鯨如昨夜,醉鄉(xiāng)夢蝶已千春。投荒未必關儀狄,玩世何須避永璘。自古文章憎命達,汨羅還有獨醒人。
白云山上盡,清風松下歇。欲識離人悲,孤臺見明月。
吳宮一草堂,蘿竹徑全荒。呂駕遙相命,嵇琴靜以張。云移峰駐影,花落樹留香。綠酒懷人處,空除半夕陽。
肩輿乘興入山中,晴愛西風帶北風。指點聽松庵外路,冬青樹老子初紅。
禮罷高真控鶴歸,八瑯仙樂月痕微。青天忽墮琉璃色,照見仙人薜荔衣。
饑春愁谷盡,菊葉正鮮新。欲種無閒地,能餐即古人。蘭分肥士滿,竹作短籬頻。甘雪多瀸潤,苗長欲過鄰。
三月風和散曲塵,枝枝垂地每傷神。為君系得春心住,忍折長條送遠人。
傾欹石片插漣漪,上有蕭蕭楊柳枝。藻荇半浮苔半濕,浣紗人去不多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