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海上石筍
常愛仙都山,奇峰千仞懸。
迢迢一何迥,不與眾山連。
忽逢海嶠石,稍慰平生憶。
何以慰我心,亭亭孤且直。
常愛仙都山,奇峰千仞懸。
迢迢一何迥,不與眾山連。
忽逢海嶠石,稍慰平生憶。
何以慰我心,亭亭孤且直。
我常常喜愛仙都山,那里千仞高的奇峰懸空而立。它是多么遙遠,不與其他山巒相連。忽然遇到海邊的石筍,稍稍慰藉了我平生對仙都山的回憶。用什么來慰藉我的心呢?是它那亭亭玉立、孤高又筆直的樣子。
仙都山:山名,以奇峰著稱。
仞:古代長度單位,一仞約等于七尺或八尺。
迢迢:形容路途遙遠。
迥:遠。
海嶠:海邊的山嶺,這里指海邊。
亭亭:形容高聳直立的樣子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詩人可能在游覽海邊時,看到石筍聯想到心中一直喜愛的仙都山奇峰,從而創作此詩。當時或許詩人在生活中有所感慨,借對自然景觀的描寫來抒發內心的情感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,通過對仙都山奇峰和海上石筍的描寫,表達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以簡單的語言勾勒出鮮明的形象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。
水落秋菰老,夕寒煙樹微。絕憐雙白鷺,飛去似知幾。
乘云英圣,千載仰皇靈。垂法藹朝經。禹金熔范肖儀刑。日角煥珠庭。琳宮翠殿鳳文屏。迎奉慶安寧。孝思瞻謁薦惟馨。誠愨貫青冥。
臘云寒不動,殘歲轉蕭條。雪意千山靜,天形一雁高。冰留檐舊滴,紅到杏新梢。寂寞群兒笑,因文更解嘲。
古汗有敏匠,能作諸佛像。有相皆是妄,無相之中有真相。
我如夜啼烏,繞枝覓其偶。斜月忽侵帷,定是魂來否。追尋竟何得,遺像空在手。東方未遽明,默坐復良久。
離火供炊餅餅圓,幽人飽玩向籬邊。采來還問堪餐否,應使癡兒口墮涎。
朱顏染黃茅,自意嶺表人。長恬服世俗,敢愧歠菽貧。送車反自厓,異獠紛來賓。蛙蝝與蚔醢,敬我如族姻。海風吹余舟,夜渡徐聞垠。往來一漚間,勞生竟非真。重尋江南游,再款空同闉。山中有異士,束書來卜鄰。胸中出虹霓,雷袂勇且仁。索居□枯槁,賴此意少春。當年老于公,硬語本為民。終身雖坎壈,誰得疏而親。臧孫固有后,仲子先離倫。不憂廊廟遲,綠發未肯銀。季子又一奇,武庫戈矛新。片言折鹿角,不許枝詞諄。近聞獲麟書,還許登成均。歸歟汶上兄,器新人惟陳。
涼雨度高閣,蕭條秋氣深。洞門薄微寒,逸興生前林。道人琳館靜,開窗修竹陰。詎因避書簡,偶此諧纓簪。掃石鳴素弦,遂忘名跡侵。前山倏已見,秀色浮重襟。翳翳青桑枝,颯颯來遠音。笑言欲遺返,落影明西岑。
頻將鄉思上層樓,又送歸鞍易水頭。豈是途窮同阮籍,若為市隱失韓休。煙霜植目楓林遠,獨鶴迎門桂樹幽。何處懷人最凄斷,斜陽一片太湖秋。
峨峨弇山堂,美人在其下。脂車婁江涘,聊用息余駕。燁燁雙飛龍,連城詎論價。咨嗟良宴會,朋舊半凋謝。三星爛河漢,鈞天在廣廈。
今日何妍暖,青春亦不遲。竹尋穿地筍,梅有犯寒枝。云物晴無事,禽魚暖自私。芳菲行滿眼,準擬報愁知。
放眼乾坤獨倚闌,古今如夢水云閒。南山也解留連客,直送嵐光到坐間。
倚天長劍斫山破,劈石對峙寒潭清。何年自出造化異,萬古不與豪雄爭。澗深黑虎威獰立,樹老青龍鱗甲生。蓮花峰頭有玉井,誰當并此賦崢嶸。
北去南來,凡幾度、風沙行李。離又合、新歡舊恨,古今何已。風鑒俄瞻衡宇外,月明照見寒江底。問朱絲白雪尚依然,知音幾。無所作,誰成毀。非所望,何悲喜。謂人生得失,卷舒天耳。病骨支離羈思亂,此情正要公料理。但無言、手捉玉連環,東南指。
玉堂老作清脩記,曾許渠為我輩人。髣髴三生虎溪笑,偶然一見面如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