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閑居三首 一
陶云愛吾廬,吾亦愛吾屋。
屋中有琴書,聊以慰幽獨。
是時三月半,花落庭蕪綠。
舍上晨鳩鳴,窗間春睡足。
睡足起閑坐,景晏方櫛沐。
今日非十齋,庖童饋魚肉。
饑來恣餐歠,冷熱隨所欲。
飽竟快搔爬,筋骸無檢束。
豈徒暢肢體,兼欲遺耳目。
便可傲松喬,何假杯中淥。
陶云愛吾廬,吾亦愛吾屋。
屋中有琴書,聊以慰幽獨。
是時三月半,花落庭蕪綠。
舍上晨鳩鳴,窗間春睡足。
睡足起閑坐,景晏方櫛沐。
今日非十齋,庖童饋魚肉。
饑來恣餐歠,冷熱隨所欲。
飽竟快搔爬,筋骸無檢束。
豈徒暢肢體,兼欲遺耳目。
便可傲松喬,何假杯中淥。
陶淵明說喜愛自己的廬舍,我也喜愛我的屋子。屋里有琴和書,姑且用來慰藉我孤獨的心境。這時正是三月中旬,花朵飄落,庭院里的雜草變綠了。屋舍上晨鳩啼鳴,我在窗下春日睡足。睡足后起來悠閑地坐著,天色晚了才梳洗。今天不是十齋日,廚師送來魚肉。饑餓時盡情吃喝,冷熱隨自己心意。吃飽后暢快地抓撓身體,筋骨不受拘束。這不只是讓肢體舒暢,還能讓耳目忘卻外界紛擾。這樣就可以傲視松喬仙人,何必借助杯中的美酒。
陶云愛吾廬:陶淵明《讀山海經·其一》有“眾鳥欣有托,吾亦愛吾廬”。
幽獨:孤獨寂寞。
庭蕪:庭院里的雜草。
景晏:天色晚。櫛沐:梳洗。
十齋:佛教有每月持十齋的規定。
庖童:廚師。饋:送。
餐歠(chuò):吃喝。
松喬:赤松子和王子喬,古代傳說中的仙人。
杯中淥(lù):指美酒。
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某個春日,處于相對悠閑的生活狀態下。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時期,詩人得以享受閑適生活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表達自己對當下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熱愛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、生活氣息濃厚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。
投山歸鳥與銜晴,
搖蕩秋光柳岸清。
魂夢疊為溪漲涴,
須眉低映酒波明。
偶依近局尊閑味,
贏得哀歌托后生。
燈底都成新鬼世,
殘宵弄影一含情。
清風思一接,有夢及匡廬。
試瀑涼生手,褰藤露浥裾。
趨從慚我后,咳唾拾公余。
昨問東坡老,先知不棄予。
聞說洛陽令,三年政已成。
循良今漢吏,風俗古周城。
驛馬云山迥,官船雪水清。
朝回去紫闕,父老定相迎。
川上春流眼色生,
天心坐處物能輕。
面前光景何由到,
只在致知又力行。
四壁青山列畫圍,一川流水逐驂騑。
鶯啼花落春將去,日暮天遙鳥倦飛。
家遠還時看雁字,途窮應恐負牛衣。
驅馳萬里如飄絮,回首茫茫覺已非。
更向頤和認劫灰,
江山無恙此樓臺。
昆明湖面冰初凍,
香界春浮白玉堆。
縱橫曾憶少年場,
醉擁如花解骕骦。
若問豪華何處減,
佛前新供一枝楊。
鴛水流風跡既陳。吳歈儔侶散如云。城東鷦寄三椽屋,無恙兵戈歷歲春。
兼北語,幾南人。朋簪際合豈無因。玉量珠轉渾閑事,記取聞歌醉耳新。
草閣觀書,蘭舟載酒,盡日竹間花底。二客新從海上來,忽投贈、云煙滿紙。
山谷新詞,杜陵好句,瑤瑟清音振耳。可惜中秋節后逢,不共對、月明千里。
昨夜茅堂里,
匡床共語時。
君心江月得,
吾意岫云知。
歡極杯無算,
交深道愈夷。
宦情渾欲割,
畎畝真吾師。
明曉相逢隔歲期
秪爭一宿惜分離
論交死地情加重
定罪寒邊老不疑
愁到盡頭寧再換
頑深徹骨更難移
眼看歸路消殘晷
眄眄春來未可知
舉世人無數,淘余剩幾何?幽泉聞絕響,古木見交柯。
還羨嶙峋石,能經歲月磨。中流同此棹,不計受風多。
辟地貪逢隔世人
照星酒坐滿酸辛
舊游莫問長埋骨
大患依然有此身
開物精魂馀強聒
著書歲月托孤呻
六家要指藏禪窟
待臥西山訪隱淪
狨鞍更合破花韉,揮手歸尋種玉田。琢句工如賈島佛,引杯豪似翰林仙。作蠅頭字無虛日,辭豹尾班不待年。活底壽星公即是,輕安尤勝古希前。
九帙筵開喜更深,金杯從客十分斟。新詞歲歲歌縣矢,回啟人人得碎金。短韻豈堪勾白句,初心卻似欠韓箴。如公總是書融化,椰腹多于漢學林。
寄語郕州長,何時過洛中。
相看兩舍許,不得一尊同。
客思瞻秋月,鄉書遲早鴻。
覃懷臨別處,每憾太匆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