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纻歌二首 一
玉纓翠佩雜輕羅,香汗微漬朱顏酡,為君起唱白纻歌。
清聲褭云繁思多,凝笳哀瑟時相和。
金壺半傾芳夜促,梁塵霏霏暗紅燭。
令君安坐聽終曲,墜葉飄花難再復。
玉纓翠佩雜輕羅,香汗微漬朱顏酡,為君起唱白纻歌。
清聲褭云繁思多,凝笳哀瑟時相和。
金壺半傾芳夜促,梁塵霏霏暗紅燭。
令君安坐聽終曲,墜葉飄花難再復。
女子佩戴著玉纓翠佩,身著輕薄的絲羅衣裳,香汗微微浸濕了臉,喝了酒臉色泛紅,為君起身唱起《白纻歌》。清亮的歌聲裊裊繞云,情思繁多,凝結的胡笳聲、哀怨的瑟聲時時相和。金壺里的酒已喝了一半,美好的夜晚時光緊迫,梁上的灰塵紛紛揚揚,紅燭漸漸暗淡。讓君安安靜靜地聽完這曲,就像那飄落的樹葉和花朵一樣,美好的時光難以再回來。
玉纓翠佩:玉石的冠帶和翡翠的玉佩,指女子的精美配飾。
輕羅:輕薄的絲織品。
酡(tuó):飲酒臉紅的樣子。
褭(niǎo)云:形容歌聲悠揚,能繞云。
繁思:繁多的情思。
凝笳:凝結的胡笳聲,形容聲音低沉。
金壺:指酒壺。
梁塵霏霏:形容歌聲動聽,使梁上的灰塵紛紛揚揚。
《白纻歌》是樂府舊題,多寫女子的美貌與歌舞。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內容推測,可能是詩人在宴會上看到女子歌舞,有感于時光易逝而作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,美好難再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,意境凄婉。在文學史上,它繼承了《白纻歌》的傳統題材,展現了當時詩歌注重描寫聲色之美的風格。
草色青青忽自憐,浮生如夢亦如煙。 烏啼月落知多少,只記花開不記年。
重德由來為國生,五朝清顯冠公卿。風波久佇濟川楫, 羽翼三遷出谷鶯。絳帳青衿同日貴,春蘭秋菊異時榮。 孔門弟子皆賢哲,誰料窮儒忝一名。
大廈元非一木支,欲將獨力拄傾危。 癡兒不了公家事,男子要為天下奇。 當日奸諛皆膽落,平生忠義只心知。 端能飽吃新州飯,在處江山足護持。
我來牛渚,聊登眺、客里襟懷如豁。誰著危亭當此處,占斷古今愁絕。江勢鯨奔,山形虎踞,天險非人設。向來舟艦,曾掃百萬胡羯。 追念照水然犀,男兒當似此,英雄豪杰。歲月匆匆留不住,鬢已星星堪鑷。云暗江天,煙昏淮地,是斷魂時節。欄干捶碎,酒狂忠憤俱發。
十月江南,一番春信,怕憑玉欄。正地連邊塞,角聲三弄,人思鄉國,愁緒千般。草草村墟,疏疏籬落,猶記花間曾卓庵。茶甌罷,問幾回吟繞,冷淡相看。 堪憐。影落溪南。又月午無人更漏三。雖虛林幽壑,數枝偏瘦,已存鼎鼐,一點微酸。松竹交盟,雪霜心事,斷是平生不肯寒。林逋在,倩詩人此去,為語湖山。
迥臨飛鳥上,高出世塵間。 天勢圍平野,河流入斷山。
夜深交頸效鴛鴦,錦被翻紅浪。雨歇云收那情況,難當,一翻翻在人身上。偌長偌大,偌粗偌胖,壓扁沈東陽。
彈破莊周夢,兩翅駕東風,三百座名園、一采一個空。誰道風流種,唬殺尋芳的蜜蜂。輕輕飛動,把賣花人搧過橋東。(彈破 一作:掙破;誰道 一作:難道)
恰春朝,又秋宵。春花秋月何時了?花到三春顏色消,月過十五光明少。月殘花落。
勝神鰲,夯風濤,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。萬里夕陽錦背高,翻身猶恨東洋小,太公怎釣?
晴云輕漾,熏風無浪,開樽避暑爭相向。映湖光,逞新妝。 笙歌鼎沸南湖蕩,今夜且休回畫舫。風,滿座涼;蓮,入夢香。
大江東去,長安西去,為功名走遍天涯路。厭舟車,喜琴書,早星星鬢影瓜田暮。心待足時名便足。高,高處苦;低,低處苦。
屈指數春來,彈指驚春去。蛛絲網落花,也要留春住。幾日喜春晴,幾夜愁春雨。六曲小山屏,題滿傷春句。 春若有情應解語,問著無憑據。江東日暮云,渭北春天樹,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?
愁與西風應有約,年年同赴清秋。舊游簾幕記揚州。一燈人著夢,雙燕月當樓。 羅帶鴛鴦塵暗澹,更須整頓風流。天涯萬一見溫柔。瘦應因此瘦,羞亦為郎羞。
疏林紅葉,芙蓉將謝,天然妝點秋屏列。斷霞遮,夕陽斜,山腰閃出閑亭榭。分付畫船且慢者。歌,休唱徹;詩,乘興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