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四
化成同軌表清平,恩結連枝感圣明。
帝與九齡雖吉夢,山呼萬歲是虛聲。
月低儀仗辭蘭路,風引笳簫入柏城。
老病龍髯攀不及,東周退傅最傷情。
化成同軌表清平,恩結連枝感圣明。
帝與九齡雖吉夢,山呼萬歲是虛聲。
月低儀仗辭蘭路,風引笳簫入柏城。
老病龍髯攀不及,東周退傅最傷情。
國家教化成功,天下統一顯示出太平景象,皇恩深厚讓皇族兄弟間情誼相連,眾人都感懷皇帝圣明?;实廴缤c九齡相遇的吉夢般逝去,臣民高呼萬歲也只是虛幻之聲。月亮低垂,儀仗隊告別了御道,風帶著笳簫聲傳入帝陵。我年老多病無法像攀龍髯那樣追隨皇帝,身為東周退傅的我最為傷情。
化成:教化成功。同軌:指天下統一。
連枝:比喻皇族兄弟。
帝與九齡雖吉夢:“帝與九齡”典出《尚書·說命上》,商王武丁夢得賢相傅說,這里借指皇帝逝去。
山呼萬歲:臣民對皇帝高呼萬歲。
蘭路:御道。
柏城:帝陵。
龍髯攀不及: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,鼎成后有龍垂胡須迎黃帝上天,群臣后宮七十余人皆攀龍髯欲隨之升天。這里表示自己無法追隨皇帝。
東周退傅:作者自指,退傅即太傅致仕。
此詩是奉敕而作,開成是唐文宗的年號。唐文宗在位期間力圖鏟除宦官勢力,但最終失敗。文宗去世后,作者奉命創作挽歌。當時唐朝政治局勢復雜,宦官專權,皇帝離世讓朝廷和社會陷入一種不穩定和哀傷的氛圍中,作者可能也感慨于政治的無奈和皇帝的逝去。
這首挽歌主旨是哀悼開成皇帝,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,借景抒情,營造出哀傷氛圍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開創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和文人對皇帝的情感態度。
日晚宜春暮,風軟上林朝。
對酒近初節,開樓蕩夜嬌。
石橋通小澗,竹路上青霄。
持底誰見許,長愁成細腰。
魚藻池邊射鴨,芙蓉園里看花。日色柘袍相似,不著紅鸞扇遮。
池北池南草綠,殿前殿后花紅。天子千年萬歲,未央明月清風。
念遠心如燒,不覺中夜起。
桃花帶露泛,立在月明里。
二月春來半,宮中日漸長。
柳垂金屋暖,花覆玉樓香。
拂匣先臨鏡,調笙更炙簧。
還將盧女曲,夜夜奉君王。
金刀翦輕云,盤用黃金縷。
裝束趙飛燕,教來掌上舞。
舞罷飛燕死,片片隨風去。
青青樹中草,
托根非不危。
草生樹卻死,
榮枯君可知。
北斗星移銀漢低,
班姬愁思鳳城西。
青槐陌上人行絕,
明月樓前烏夜啼。
盧家小婦郁金堂,海燕雙棲玳瑁梁。
九月寒砧催下葉,誰知含愁獨不見,使妾明月照流黃。
金花折風帽,
白馬小遲回。
翩翩舞廣袖,
似鳥海東來。
九衢金吾夜行行,上宮玉漏遙分明。
霜飆乘陰掃地起,細腰楚姬絲竹間,
白纻長袖歌閑閑,豈識苦寒損朱顏。
光風澹蕩百花吐,樓上朝朝學歌舞。
身年二八婿侍中,鶯啼日出不知曙,寂寂羅幃春夢長。
祖龍黃須珊瑚鞭,鐵驄金面青連錢。
虎髯拔劍欲成夢,蒼黃追騎塵外歸,森索妖星陣前死。
五陵愁碧春萋萋,白虬天子金煌铓,高臨帝座回龍章。
吳波不動楚山晚。
東風艷陽色,柳綠花如霰。
競理同心鬟,爭持合歡扇。
香傳賈娘手,粉離何郎面。
最恨卷簾時,含情獨不見。
花頷紅鬃一向偏,綠槐香陌欲朝天。仍嫌眾里嬌行疾,傍鐙深藏白玉鞭。
噴珠團香小桂條,玉鞭兼賜霍嫖姚。弄影便從天禁出,碧蹄聲碎五門橋。
魏帝宮人舞鳳樓,
隋家天子泛龍舟。
君王夜醉春眠晏,
不覺桃花逐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