嬾放二首呈劉夢得吳方之 二
朝憐一床日,暮愛一爐火。
床暖日高眠,爐溫夜深坐。
雀羅門嬾出,鶴發頭慵裹。
除卻劉與吳,何人來問我。
朝憐一床日,暮愛一爐火。
床暖日高眠,爐溫夜深坐。
雀羅門嬾出,鶴發頭慵裹。
除卻劉與吳,何人來問我。
早上喜愛那照滿一床的陽光,傍晚喜歡那一爐溫暖的火。床鋪暖和太陽高升時便安睡,爐火溫熱夜深時就坐著。像漢代翟公那樣門可羅雀懶得外出,白發蒼蒼也懶得裹頭巾。除了劉禹錫和吳方之,還有誰會來問候我呢。
嬾放:即“懶放”,懶散放任。
雀羅門:用“翟公門可羅雀”典故,指賓客稀少。
鶴發:白發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推測是詩人晚年時期。此時可能生活較為閑適,社交活動減少,與劉禹錫、吳方之交往密切,便寫下此詩表達生活狀態和對友人的情感。
此詩主旨是展現詩人晚年懶散閑適的生活及對友人的期盼。特點是語言質樸、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詩人晚年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。
壯游那復問王程,是處江城有笛聲。五岳尚為婚嫁累,千金已覺水云輕。孤帆斜掛灘頭日,細雨寒生旅夜情。千古江湖誰著眼,高鶱真欲羨鴻冥。
何嶺巍峨欲插天,回頭人與白云連。桃花不點尋常路,從此依稀度九仙。
來日大難,口燥唇乾。今日相樂,皆當喜歡。經歷名山,芝草翩翩。仙人王喬,奉藥一丸。自惜袖短,內手知寒。慚無靈轍,以報趙宣。月沒參橫,北斗闌干。親交在門,饑不及餐。歡日尚少,戚日苦多。何以忘憂,彈箏酒歌。淮南八公,要道不煩。參駕六龍,游戲云端。
塔影波光映遠村,平疇萬頃接山根。春風習習春云淡,一路花香到寺門。
袞職云無闕,徒聞上諫章。地分青瑣闥,天隔白云鄉。鳳藻傳東閣,龍暉接少陽。所希吾道泰,千古說黃唐。
十年不見君如許,一日相逢我便傾。結綬合為金馬客,裁詩已至玉溪生。賈誼洛陽推最少,相如蜀郡更多才。異書且覓金樓子,俊采空歸玉鏡臺。
料得曹瞞兵氣驕,審音當日見方謠。風流一顧人人誤,只合清歌試小喬。
天開皇明,奄有下方,垂百斯年,中葉彌昌。太祖太宗,仁廟宣考,四圣同功,以傳以紹。皇御八極,清明在躬,仁漸義摩,道冶德熔。際海之南,窮北之漠,東國西戎,式歌且樂。皇躬不庸,載謙載沖,乃命司空,新此學宮。有嚴廟貌,威儀肅肅,有秩黌堂,榱桷矗矗。庖廩次舍,偕作協興,曾不閱月,有司告成。帝曰:噫嘻!此實自我,我不先焉,何以率惰。乃命太常,炮牛炙羊,铏羹大胾,有苾其芳。乃命館人,法駕是陳,玉輅金根,繹繹循循。龍旗揚揚,和鸞雍雍,我皇戾止,颙卬斯容。玉帛煌煌,鼓鐘鏘鏘,我皇淵塞,以將祀享。諸侯皇皇,大夫濟濟,我皇于穆,載宣經理。龍行云從,秋斯鳴蛩,億萬斯年,于樂辟雍。辟水洋洋,圣謨孔彰,臣佩德音,沒世不忘。載拜稽首,請作頌辭,于以祈嘏,于以祝厘。祚我皇明,如日斯升,我皇攸寧,百千萬齡。
鶯花笑弄祝融峰,來往應誰認此蹤。老子夢多山水癖,中丞情有歲寒松。可無巢父安唐世,況得南軒待晦翁。黃鶴樓前一回首,白云鄉里看騎龍。
山月纖纖下,江星落落收。鵲回河鼓靜,神到楚臺幽。破塊灘聲壯,縈絲樹色浮。蠻溪秋潦發,吾亦任輕舟。
西風吹散文鴛夢,凄凄夜涼如許。玉臂支寒,冰絲綴淚,身世沉冥憐汝。菱塘芰浦。又鷗鳥翻波,蜻蜓攪雨。微步生塵,佩環彫盡罷歌舞。湘娥昭質尚在,奈飄零翠袖,偷怨遲暮。心苦先枯,根深有節,禁得風波幾度。秋懷漫訴。問鑿竅誰教,出泥奚污。只恐修羅,孔中藏不住。
湖畔波光映鬢絲,一燈紅處夜談詩。春山路斷云深處,小巷人歸日暮時。伊甸尋來圓舊夢,阮郎醉后有新詞。朦朧斗室風光好,梔子花開第幾枝。
小金山下月中船,記共題詩二十年。自是高僧不妨老,老夫髭發總皤然。
冠佩煌煌拱北辰,道人風骨自軒軒。茯苓松下龜黿老,須乞靈丹一粒吞。
三載懷人客夢勞,皖公山下碧桃高。名園負甕虛良月,大邑彈琴起夜濤。官酒可澆行路色,家書親拆阿兄袍。丹砂縱有知何用,樂事應看變二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