閑出覓春戲贈諸郎官
年來數出覓風光,
亦不全閑亦不忙。
放鞚體安騎穩馬,
隔袍身暖照晴陽。
迎春日日添詩思,
送老時時放酒狂。
除卻髭須白一色,
其余未伏少年郎。
年來數出覓風光,
亦不全閑亦不忙。
放鞚體安騎穩馬,
隔袍身暖照晴陽。
迎春日日添詩思,
送老時時放酒狂。
除卻髭須白一色,
其余未伏少年郎。
近年來多次出門尋覓春光,狀態既非完全閑適也不算忙碌。放松韁繩騎著安穩的馬,隔著衣袍也能感受晴日的溫暖。每日迎春都增添作詩的靈感,為度晚年不時縱酒疏狂。除了胡須一片雪白,其他方面并不輸少年郎。
數出:多次出門。
放鞚(kòng):放松馬韁繩。鞚,馬籠頭,代指韁繩。
詩思:作詩的靈感與思緒。
放酒狂:縱酒疏狂。
髭(zī)須:嘴周圍的胡子,此處泛指胡須。
未伏:不服,不輸。
此詩為白居易晚年所作。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陽,任太子賓客分司,生活相對閑適。詩中“送老”“髭須白”等語,反映其晚年心境。詩人通過“覓春”這一日常活動,展現對生活的熱愛與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。
全詩圍繞“閑出覓春”展開,通過具體生活場景的描寫,刻畫了晚年閑適自得的狀態,尾聯以“髭須白”與“未伏少年郎”的對比,突出不服老的精神,語言平淡卻富有生活情趣,體現白居易詩歌“淺切平易”的特色。
一峰突兀倚天際,千嶂蘢蔥在眼中。宇宙自偏人世遠,塵埃不到佛樓空。主公真得庵居相,俗子那容線路通。山北道人如□市,云門臨濟各家風。
佩解驚還在,釵橫怯未安。不禁春澹蕩,猶似雨汍瀾。昨日逢歡易,今朝顧影難。那知誰是夢,梅馥送人寒。
蟋蟀聲寒黯淡風,謝家池館九秋中。叢桂四山香滿院,一片,妝成金屋畫闌東。對酒不知身是客,堪惜,夕陽容易散晴空。卻待夜深明月好,須早,扁舟隔岸采芙蓉。
突然散騎滿云中,將帥休誇破敵功。坐鎮已無梁督統,提邊誰是石征戎。可憐士馬空秦塞,即恐烽煙徹漢宮。安得本兵深廟算,遍收奇勇策勛庸。
角髻雙垂小,桃花戴亦宜。猶令作嬌女,未敢說佳兒。九歲蒙難發,三經讀已遲。圖書吾畎畝,望汝更耘耔。
一掌峰巒盡,還應靜者知。塞鴻飛不到,秋兔欲藏時。勢豈千銖累,功非一簣虧。雖云最小物,造化亦何私。
施能賣晉移君貳,旃解譏秦救陛郎。多少諫臣翻獲罪,卻教若輩管興亡。
抱拙度殘年,觀書友圣賢。食甘馀皛飯,衣暖借黃綿。破甑寧須顧,灰心豈復然。窮通皆定分,無用叩蒼天。
五兩招搖百尺杠,官舟十月下藤江。波心犀氣寒通劍,石角潮聲夜撲窗。酒薦吳鹽浮臘味,歌傳楚艷入巴腔。揚舲我亦蓬萊客,應趁春風畫槳雙。
天下白龜三處顯,怡山少室壽仙亭。我今卜筑南山頂,得爾為鄰祝圣齡。
燕霜終古憤,梁獄昔年書。世事疏狂里,交情患難余。相看年欲老,多感歲將除。醉擬應劉賦,春風起敝廬。
暫輟分曹秩,初懸刺史章。承恩辭建禮,銜命出昭光。峽束瞿塘險,山盤劍閣長。蒲鞭隨騎后,卉服拜車傍。已見風聲被,行聞德化彰。大廷重考最,計日簉鹓行。
老子誰知密度關,卻支筇杖訪荒園。故應我輩鐘情別,佳話真堪詔子孫。撩我歸心更欲歸,綠英已是換紅菲。分明不似高空鳥,無弋無矰到處飛。鵲絆晴絲柳絮乾,金沙玉李斗開顏。此時此景此中意,付與仙翁一餉閒。酴醾萬玉吐幽香,芍藥千紅護綠裳。好景只供人借看,尋思百計是歸強。小兒亦解挽公留,知有人閒第一流。老我相思無盡藏,臨風一日幾搔頭。愁來只是向無何,浮圣沈賢共一波。若見江南煙釣侶,寄言好與曬漁蓑。
幾年驄馬舊皇州,北望層關紫氣浮。椿護白云稱不老,萱沾湛露號忘憂。中朝尚許重班誥,東海應逢屢進籌。何用太行思狄相,盡教朱轂美南游。
江漢雙魚斷,乾坤一氣交。宦成翻作累,行立易生嘲。詩思愁邊杳,歸魂夢后銷。河橋楊柳色,底用斗春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