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二
我年五十七,歸去誠已遲。歷官十五政,數若珠累累。野萍始賓薦,場苗初縶維。因讀管蕭書,竊慕大有為。及遭榮遇來,乃覺才力羸。黃紙詔頻草,朱輪車載脂。妻孥及仆使,皆免寒與饑。省躬私自媿,知我者微之。永懷山陰守,未遂嵩陽期。如何坐留滯,頭白江之湄。
我年五十七,歸去誠已遲。歷官十五政,數若珠累累。野萍始賓薦,場苗初縶維。因讀管蕭書,竊慕大有為。及遭榮遇來,乃覺才力羸。黃紙詔頻草,朱輪車載脂。妻孥及仆使,皆免寒與饑。省躬私自媿,知我者微之。永懷山陰守,未遂嵩陽期。如何坐留滯,頭白江之湄。
我今年五十七歲,辭官歸隱確實已經太遲。歷任十五個官職,數量如同成串的珍珠。當初如野萍被推薦入仕,似田間禾苗初被束縛。因研讀管仲、蕭何的治國之書,私下仰慕能有大作為。等到承蒙榮寵際遇時,才覺自己才力不足。頻繁起草黃紙詔書,乘坐朱輪油車。妻子兒女及仆人,都免于寒冷饑餓。反省自身暗自愧疚,了解我的只有微之。始終懷念山陰的郡守,未能實現嵩陽的歸隱之約。為何滯留于此,白發蒼蒼在江邊。
歸去:指辭官歸隱。
歷官十五政:歷任十五個官職。政,指官職。
管蕭書:管仲、蕭何的著作,代指治國方略。
黃紙詔:古代用黃麻紙書寫的詔書。
朱輪車:古代高級官員所乘的紅色輪子的車,代指顯貴之車。
山陰守:或指隱居之地的長官,此處代指歸隱之愿。
嵩陽期:嵩山之南的歸隱約定。嵩陽,嵩山南面。
江湄:江邊。
此詩為白居易晚年(約57歲,唐大和五年,831年)與元稹(微之)唱和之作。時白居易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,處于半退隱狀態。詩中回顧其自入仕以來的仕途經歷,反思才力與榮遇的落差,暗含對歸隱未酬的遺憾,反映中唐士大夫在仕途與隱退間的矛盾心境。
全詩以年齡為引,回顧仕途軌跡,由‘慕有為’到‘覺才羸’的轉折,展現理想與現實的落差;末句‘頭白江之湄’以景結情,強化滯留不得歸的悵惘,是白居易晚年對人生的深刻反思,體現其詩歌‘歌詩合為事而作’的現實主義特色。
疏林無人葉飛影,暝渚歸帆貼空冷。斷岸泥多鴨爪痕,亂山鐘到鴉巢頂。鄰舟裊裊歌入煙,明月已讓星懸天。來風吹衣恐仙去,白道還疑翠微路。
巖下煙深人不來,白云寂寂掩蒼苔。松花落地鳥聲寂,一枕清風送夢回。
山回不見落銀潢,馀溜喧豗響石塘。目亂珠璣濺空谷,足寒雷電繞飛梁。入瓶銅鼎春茶白,接竹齋廚午飯香。從此出山都不棄,滿田粳稻插新秧。
淇水春正綠,上宮蘭葉齊。光風兩搖蕩,鳴佩出中閨。一顧授橫波,千金呈瓠犀。徒然路傍子,恍恍復悽悽。
修文巷里莫春前,欲上旗亭問客船。忽有短箋無寄處,漁梁卻在淚痕邊。
微風引輕橈,舟出四江口。推窗延遠矚,晴色橫廣畝。側聞程將軍,于此殄群丑。合圍氣不撓,轉斗勇逾赳。我如哮虎闞,彼已鋋鹿走。殺賊數萬人,積尸等岡阜。自茲賊膽落,堅城取唾手。迅掃恢全疆,不待一載后。此戰開先聲,論功實稱首。余威積草木,颯颯猶怒吼。方今厚酬庸,群公各圭卣。傷哉殉馬革,英雄先骨朽。時來事竟成,數盡名空壽。鼙鼓興遐思,余慨落樽酒。
雨濕晴烘乃破慳,時聞旖旎度檐間。不知失笑緣何事,每對薰風自赭顏。
斗坡能曲折,亂石故崢嶸。篁竹幾成蔽,幽蘭何處生。
袖舞云千片,鐙搖酒一卮?;☉獞z獨影,夢亦解相思。屈戌深藏處,闌干小立時。幽情無可訴,瘦骨有衾知。
漢庭不動九天兵,瀘水重興五月征。談笑折沖回萬里,指揮能事定三城。戎原夜市煙花繞,澤國春畬歲草生。紀績休磨崖上石,巴渝歌頌比風清。狼狐芒角正彎環,虎落連營又出關。漢使征鴻何日至,胡兒牧馬幾時還。千重紫塞迷青冢,九曲黃河繞黑山。飛將殊勛猶下吏,書生乘障敢辭艱。
北風刮地寒陰凝,鐵馬夜蹋黃河冰。凍鳶瑟縮烏凌兢,破廬臥雪僵不興。嚴霜透屋衣生棱,未若冷語銷炎蒸。五更和霜蹋積雪,冰堅滑道行人絕。邊城十月地凍裂,兩崖雨冰萬木折。琉璃為家白銀闕,未若冷語祛炎熱。石崖蔽天雪塞空,萬仞陰壑號悲風。纖絺不御當玄冬,霜寒墮落冰溪中。斲冰直侵河伯宮,未若冷語清心胸。
高樓四面栽楊柳,白馬驪珂暫回首。玉壺美酒任君沽,妾身十五已當壚。微滅銀燈隔重幔,宛轉嬌聲恣啼喚。不辭今夕盡風流,只愁明日見君羞。帳中弱態含嬌嫵,一夜為云更為雨。汝南雞啼天未明,與君還盡片時情。月銜半嶺燈將滅,羅衫掩淚送君別。入門獨自剔殘燈,尋思無限夜來情。
靜處乾坤窄,閑居日月忙。虛空即妙體,獨露法中王。
莫奏水調歌,楊花怨春晚。蕭蕭日影斜,已絕廣陵散。
一病驚秋暮。暗澹煞、五更青鬢,萬山紅樹。煎藥真長高誼在,結駟連鑣相顧。仆憊矣、諸君無苦??v憊此心猶炯炯,試扶吾、一上秋城去。沙雁落,細如雨。韓園舊日曾歌舞。有多少、縷金裙子,酒和墨污。那數三千珠履客,高會春申極浦。當日事、何人記取。黔董頎鄒今不見,只十圍、梅似青銅古?;ㄉ泻?,人非故。